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皇莎”的老师们你们确定读懂莎士比亚了吗?(2)

2016-03-07 09:59:55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我想,除了导演的问题,还要怪罪于扮演潘西的演员。他混在反叛者的队伍里,像是绒线编进了地毯,踪迹全无。潘西的立不住,就像《红楼梦》里只有一个贾宝玉,而林黛玉混在丫头堆里变成麝月,他让哈尔王子的对立面成了一个纸片人。

BBC系列剧《空王冠》中演员乔·阿姆斯特朗则把潘西的活力四射、自负、狂妄、冲动、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一个潘西,才是哈尔王子的劲敌,令亨利四世要产生嫉妒的对比。

从莎翁的剧本来看,哈尔王子和敌人潘西谁的才华和能力更胜出,实属难说。潘西在战争中被哈尔王子所杀,是幸运之神垂青后者。一切都表明了这是一出复杂的人生故事,而不是简单的商业制作,更不是“正统战胜反叛的恩仇录”。

初读《亨利四世》,如果把台词匆匆而过,可能误以为这是一个关于哈尔王子如何浪子回头,历尽艰辛终于登上王位成为亨利五世,抛弃糜烂的过去的主旋律故事(这次皇莎版也是这样演的)。如果这样以为,就太小瞧莎翁了。

事实上,亨利五世像一切功勋煊赫的帝王一样,首先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人物,他年少时就有计谋和完整的策略并实践之。

在莎翁剧本中,亨利四世、亨利五世(哈尔王子)、约翰王子可谓“一门三阴人”,他们都是善用“权诈”之人。其中又以亨利五世最高明、最隐蔽(历史上他的战绩也最辉煌,虽然他只活了36岁)。他的这一路,是踩着别人上位的一路。在全剧的第一幕,哈尔王子的内心独白就泄露了他的心机:“我要利用我的放荡的行为,作为一种手段,在人们意料不及的时候一反我的旧辙”。

他和亨利四世互为镜像,却是亨利四世的升级版。剧本中父子的首场对手戏,亨利四世在教训儿子时曾说了这样一段话:“因为我在平时是深自隐藏的,所以不动则已,一有举动,就像一颗彗星一般,受到众人的惊愕。”这一段话,不过是哈尔王子刚才那句话的同类表述。亨利四世以为儿子放浪自己,令人失望,却没有想到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少年时期的浪子身份只是哈尔王子的外衣,不唯父亲看不透他,福斯塔夫也看不透,所有人都看不透。如果我们觉得福斯塔夫是坏人,莎翁告诉我们,哈尔王子也并不比福斯塔夫更好。在这里,福斯塔夫是哈尔王子另一个层面上的镜像和“父亲”。

第一幕中,他怂恿福斯塔夫去抢钱,福斯塔夫也曾说他:“我在没有认识你以前,哈尔,我是什么都不知道的。现在呢,说句老实话,我简直比一个坏人好不了多少。”

可见,在和福斯塔夫、波因斯、巴道夫、桂嫂等相处时,哈尔王子如《水浒传》里的宋江,一味拉拢人心,假情假意。在非紧要的时刻,他都只“潜伏爪牙忍受”。可等他行动时,所有身边的人都会被他抛弃。

如果还不清楚,回想一下《亨利四世》(下篇),哈尔王子在误以为父亲去世后,自己戴王冠的动机和心理。安排戴王冠这个不必然发生且非常突兀的动作,莎翁只是为了下一场,好让他在面对父亲的诘问时表白当一个好国王的心迹吗?或者,让他的国王当得更名正言顺?当然不是。

他的辩白语言何其熟悉:“我一面这样责骂它(王冠),陛下,一面就把它试戴在我的头上,认为它是当着我的面前杀死我的父亲的仇敌,我作为忠诚的继承者应该要和它算账。”这和之前的福斯塔夫说“我当着恶人的面诽谤他,为的是不让那些恶人爱上他,这是尽我一个关切的朋友和忠心的臣下的本分”,是不是非常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