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英雄广场》:被驱逐的喜剧龙套演员的一生(3)

2016-05-18 09:58:51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陆帕与黑泽明

或许从《罗生门》中汲取了创作灵感

陆帕用音乐的变奏解读伯恩哈德作品中自带的音乐性,在《伐木》中有更为淋漓尽致的体现。每当场景转换,《波莱罗舞曲》便会在舞台上绽放魔力之花,将观众深深攫获。但陆帕对其的使用,一如《英雄广场》中的音乐,直到最后才将所有情绪集中于瞬间爆发,在此之前,变奏只体现在音色上的细微调整,没有变速也没有转调。

而作家、演员等人由“艺术晚宴”引发的对已逝的“昔日战友”的追忆与怀念,其实是“罗生门式”的自说自话,所有的声音都听命各自的心理。现实中的悲剧与历史上的灾难狭路相逢凸显宿命的无常,但大师们在艺术上的隔空对话,只会浮现另一种意味。《波莱罗舞曲》在黑泽明拍于1950年的电影《罗生门》中,也有关键性的使用——影片的音乐虽白纸黑字写着由早坂文雄创作,但在妻子自白的段落,响起的配乐却是《波莱罗舞曲》,其后这首音乐亦配合影片节奏,变奏出现过几次。不过这也让人心生疑惑,陆帕排演《伐木》是否从这部影片中汲取了灵感。

说回《英雄广场》。众人围绕舒斯特为何自杀的对话,并不具备交流的意义。认为“想与人谈话的人是可疑的,因为抬高了某种他们没法满足的愿望”的伯恩哈德,自然不会为他笔下的人物提供互相理解的环境。因此,他们的对话大多也是各说各话。

管家要证明她已被男主人视为贤内助,妻子要证明丈夫对她的无视与伤害,子女要证明父亲的冷酷与自私,弟弟要证明哥哥可以像他一样适应环境,他们在拼凑还原一个喜剧龙套演员被驱逐的一生时,某种程度上仍是“罗生门式”的均有目的——黑泽明的伟大被又一次证明,而《罗生门》很可能是唯一一部在舞台剧的框架下,拓展了电影语言的电影。当然,这是题外话。摄影/段超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