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伪君子塔尔丢夫:摇滚明星和上帝(2)

2016-10-11 09:46:11  三联生活周刊 驳静    参与评论()人

所以这个为路易十四所许可的结局,被导演塔尔海默(Michael Thalheimer)修改,最后一幕,宫廷侍卫官来到奥尔贡面前,下达驱逐的最后通牒。

整体而言,莫里哀写的是一个狡猾的骗子,为了骗取钱财而披着一身伪善的外衣。他假装自己是一个信徒,依靠谎言达到目的,但在塔尔海默的剧本里,他的形象完全不一样了。他的嘴里没有谎言,取而代之的是真相,残酷的真相。但是这些残酷的真相在奥尔贡一家听来,却又完全不信。

塔尔海默曾在接受加拿大蒙特利尔一家媒体采访时,提到他所理解的莫里哀创作《伪君子》的目的,是让当时的人们对预言家保持警醒。“但我发现它却让我们对自我产生怀疑。通常而言,塔尔丢夫从外部进入,他是一个入侵者,手段卑劣,欺骗背叛。所以我的想法是,社会本身是虚弱的,外来者进入后,是要去惩罚他们的。”

塔尔海默认为,本质上这还是一出悲剧,有点阴暗。所以他的版本,也的确没什么叫人开怀大笑的地方。

导演在对《伪君子》的改编上,更注重舞台的节奏韵律。当时剧团决定重排莫里哀的这出经典喜剧时,人们都以为一定是剧团的艺术总监托马斯·奥斯特麦耶(Thomas Ostermeier)将会是创作核心,而且,他的真实主义风格,似乎也的确更适合这类批判性题材。

艾丁格与奥斯特麦耶合作过两部戏,在这一点上也挺有发言权,他说:“奥斯特麦耶相信真实主义,他会要求我们一遍一遍排练,直到与他所认为的事实分毫无差为止”。而塔尔海默的舞台表现得更为意识流,艾丁格提到一个当初准备这出戏的细节:在最开始的将近四五周内,剧组每天只干一件事,那就是讨论剧情和台词,把他想要表达的东西灌输到演员头脑里,但是当他终于对所有的讨论结果满意后,真正在舞台上进行排练时,就让演员去发挥,并且不再更改半个字。“现在你看到的《伪君子》,同演员们首次排练发挥后的台词基本没有差别,大量的时间都花在舞台之外,排练的过程反而其实很短。而且,塔尔海默通常更喜欢积攒的情绪和能量在舞台第一次被表达的版本,他总是跟我们说,这就是我想要的感觉,记住它。”

邵宾纳剧院的建筑虽然可以追溯至20年代,但直至1962年,剧团才正式成立。在过去的50多年里,有过一些起伏。到了本世纪初,奥斯特麦耶担任艺术总监以来,邵宾纳逐渐累积了国际名声,尤其是奥斯特麦耶导演的《哈姆雷特》和《理查三世》两部作品,进行了全球巡演。

而这两部重要作品,都由艾丁格主演。他不是那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英俊男演员,今年刚满40岁,但在德国戏剧舞台上已浸淫多年。作为德国极有影响力的舞台演员,近几年来,他也开始涉足电影。在此次飞来北京演出的航班上,翻找电影看,他发现自己跟法国著名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Olivier Assayas)合作的《锡尔斯玛利亚》(Clouds of Sils Maria)竟然出现在“好莱坞热门电影”的分类里,他跟我开玩笑:“你看,我现在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好莱坞电影明星。”但是显然,相比于好莱坞,欧洲电影人更了解他。

实际上,他的确也更受阿萨亚斯这类欧洲导演喜欢,尽管戛纳电影节出身的阿萨亚斯如今更喜欢使用好莱坞一线明星,除了《锡尔斯玛利亚》,他今年刚凭借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的电影《私人采购员》(Personal Shopper)中,女主角依然是克里斯汀·斯图尔特(Kristen Stewart),有趣的是,艾丁格同样参与了后者的拍摄。

不过,他自己说:“相比演员,其实我更倾向于视自己为艺术家。对我来说,表演是一种自我表达,要有情感介入。戏剧或者电影其实不太重要,甚至我也可以通过画画、摄影这些方式来完成,只不过我更中意戏剧表演而已。因为不像电影是能够被保存的,戏剧舞台就像时间本身,只存在于当下。你恋爱了,你度过了美妙的一刻,这些都是流动的,逝去了便不可追。就像生活,从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