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音乐 > 正文

捷杰耶夫的马勒有俄国口音?(1)

2016-11-16 15:51:00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古斯塔夫·马勒

古斯塔夫·马勒

 10月29日,捷杰耶夫指挥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10月29日,捷杰耶夫指挥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捷杰耶夫的马勒有俄国口音?

捷杰耶夫的马勒有俄国口音?

捷杰耶夫的马勒有俄国口音?

捷杰耶夫的马勒有俄国口音?

◎王纪宴

在某些弥漫着咖啡、下午茶和高雅艺术优雅香气的文艺圈或微信群里,“马勒”的名字常常有着相当高的被提及率。就像曾经有过的关于尼采、瓦格纳、弗洛伊德等等的高谈阔论一样,谈论马勒,几乎成为一种时髦,套用那个著名句型来说:你要是不谈马勒,“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这样的情形古已有之,就像史学大师雅克·巴赞在他的《从黎明到衰落》一书中描述17世纪欧洲大陆流行英雄浪漫传奇时的巴黎:“为了跟上时髦,全城的人都必须阅读并谈论20卷的传奇中最新出的一卷。”

关于马勒的时髦谈论固然有其功绩——将数量可观的文艺范儿和音乐爱好者的注意力引向马勒,但也有一个弊端,即那些在日复一日的谈论中变得越来越深奥的指点,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马勒的音乐。那些理论——如果它们配得上“理论”这一冠冕的话——对于聆听和理解马勒有害无益。如果说,古往今来众多居心不良的评论家不厌其烦地告诉众人,他们面对的音乐作品有多么难以理解,那么,当下也有些从事评论的所谓“乐评人”,热衷于另一件事,那就是提醒、告诫、教育善良的听众们:他们花费了时间和购票款所听的演奏——即使是世界知名的大师和乐团的演奏——其实没有那么好。

在这种“音乐高人”的视野之下,俄罗斯指挥家捷杰耶夫和他率领的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演奏的马勒第五交响曲,也属于不值得被重视与喝彩的。

“姐夫”身上的俄罗斯标签

10月29日,被古典音乐爱好者们亲切地称为“姐夫”的俄罗斯指挥家瓦莱里·捷杰耶夫与圣彼得堡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再次登上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舞台。这场音乐会是2016国家大剧院秋季演出季“醇·萃古典”系列中备受期待的演出盛事之一。

回首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剧院艺术家以及与其他乐团来北京演出的18年,所演作品几乎总是俄罗斯作品。1998年10月,捷杰耶夫指挥当时还未更名为马林斯基剧院的基洛夫交响乐团在北京举行两场音乐会,在人民大会堂那场音乐会下半场演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对于很多渴望听到原汁原味的俄罗斯音乐的爱好者以及音乐界人士,那次被认为是“天赐良机”。2005年9月,捷杰耶夫指挥世界和平管弦乐团的下半场再次演出了波澜壮阔的《天方夜谭》。此后,捷杰耶夫指挥的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系列音乐会和艺术节,演出曲目多集中于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拉赫玛尼诺夫这些俄罗斯作曲家。在很多中国听众心目中,捷杰耶夫是当之无愧的俄罗斯音乐权威阐释者,俄罗斯古典音乐代言人的这一标签,早就贴在这位指挥大师的名字之上。马勒,是他和马林斯基交响乐团这些俄罗斯音乐家擅长的领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