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六场危事》:还是把生命投入爱情与谋杀吧!(1)

2016-12-05 15:49:00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六场危事》:还是把生命投入爱情与谋杀吧!

《六场危事》:还是把生命投入爱情与谋杀吧!

◎圆首的秘书

今年9月底,伍迪·艾伦应亚马逊影视副总裁罗伊·普莱斯之邀在该网站推出了自己从业生涯以来第一个剧集,名曰《六场危事》。对亚马逊来说,他们无非是想延续《透明家庭》在2014年金球奖、艾美奖上横扫五项大奖的强劲势头;而对于伍迪·艾伦来说,这部剧集实在是个烫手山芋。毕竟,金钱和期待的重压将他逼入了前所未有的境地,而他在电视剧制作方面的经验,又少得可怜。

故事将背景设置在上世纪60年代政治气氛极端狂热的美国,对剧中几乎每一个人物进行了十分辛辣的嘲讽。《六场危事》一共分为六集,每集25分钟,合在一起其实不过两个半小时,也就是一部电影的容量,从英文直译成中文,或许叫“六幕危事”更加准确。往好了说,伍迪·艾伦并没有把每一集抻成四五十分钟,为观众省下了不少时间,也算是良心编导;往坏了说,这样的设置除了拉长观众的期待,将观影过程掰开切碎,迎合了观众观影碎片化的习惯之外,也再无其他让人信服的原因。可见,关于电影与电视到底该如何做本质区分,伍迪·艾伦在他的处女作剧集中并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

从质量来说,《六场危事》也着实无法与伍迪·艾伦一直以来惨淡经营的电影相比。就像伍迪·艾伦借片中人物之口所言,写这个剧无非就是因为“电视剧挣钱”,既然作者自己尚不自珍,观众又该从何谈起?且不论语言幽默对伍迪·艾伦而言难度几何,也不提语言幽默在喜剧中到底处于怎样的层级,单说整部电影中从头到尾充斥着单调的笑话就让人审美疲劳。更大的问题是,这些文字游戏始终没有咬合在一起,一处处讽刺单摆浮搁,就像硬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样,实在夹生得可以。有时我不免怀疑,这个剧本到底是怎样创作出来的?也许就是伍迪·艾伦先写出一个一本正经的底本,然后把所有一本正经的段落改成笑话?甚或让人怀疑,如此平庸的架构都不需要伍迪·艾伦亲自动手,谁不会写一个不速之客来了又走、前后全无照应、人物扁平如画的故事?

与同年出品、早前在戛纳电影节作开幕片的《咖啡公社》相比,《六场危事》就更显尴尬了。在前者之中,观众可以看到几组人物命运的巧妙交织,种种巧合先后呈现,让人感到极度不安;观众还可以看到堪与《日落大道》、《美国往事》对比,“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好莱坞式浮华和美国梦的衰朽,嗅到从《桃色公寓》那里继承下来的悲喜交集,感到不亚于伍迪·艾伦巅峰时期爱情题材作品的甜蜜和动人;直到最后,还得到了一个隐然藏有一丝悸动、让人浮想联翩的美妙而暧昧的结尾。

而后者呢?伍迪·艾伦讽刺了美国中产阶级的懦弱本性,讽刺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非正常的政治狂热,讽刺了易受煽动、听风是雨的老太太,讽刺了极度神经质、活得苟且而一无所成的自己,连一个出场只有几分钟的警察也没能逃过他的口诛笔伐。然而,他却并不是那个精通左右互搏的周伯通,最终陷入了藤蔓缠身的僵局。

再者,幽默虽然看上去并不是《咖啡公社》的突出品质,但事实上却已经渗到了电影的每一根毛细血管、每一个电影镜头和每一处电影语言中,就连女主角前后几次对男主角不动声色的评价都让整部电影浑然一体,可谓神来之笔。更别提打眼一看就费了不少力气的选角——从非常擅长塑造神经质犹太人形象的杰西·艾森伯格(简直就是伍迪·艾伦的替身)到尖声尖气里透着虚伪和狂傲的史蒂夫·卡瑞尔,无一人不是“正中靶心”,每个人物甚至无需言语,只要站定,性格便从眼睛甚或指间倾泻而出。《六场危事》则全然没有为演员提供这种空间,人物甚至连“戴上面具”的工夫都没有,对台词只能称得上是疲于应付;伍迪·艾伦本人也是老态龙钟,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人物应有的力度和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