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女星扮丑”成为形式,是对真实民间的深刻误解(1)

2016-12-14 16:07:00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电影《秋菊打官司》剧照

电影《秋菊打官司》剧照

杨俊蕾

冯小刚作为导演,没有真正地相信世间有李雪莲这么一位女性底层人物存在,没有真正地信任他选的演员范冰冰能够做到扮丑演出。

导演与原著作者各怀心思的仓促拍摄和奢望欲念,终于没有让范冰冰在扮丑中升华演技,像巩俐出演秋菊,像徐帆在《一九四二》那样显出中国农村妇女的真实感,像蒋雯丽在《立春》中那样,扮丑演出一个底层小人物的可悲却又值得怜悯和尊重的复杂性格。

在复仇一再延宕的压力下,佯狂已久的哈姆雷特对着奥菲利亚又哭又笑:“我知道你们怎么涂脂抹粉,上天赐予你们一张脸,你们却替自己另外又造一张……”莎士比亚用这句台词讽刺那些费尽心机扮美自己的女人们,却没料到未来表演中新生出完全相反的一项:女星扮丑。

余波犹在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也用了这个狡伎,让出演李雪莲的女明星范冰冰扮丑。宣传中对此津津乐道,然而很多观众不买账,先是指出范冰冰虽然放下明星的偶像包袱扮出了丑相,却不像真正的农村妇女,而且电影中这个人物的行为遭遇怎么也不让人感动。其中主要原因在于,范冰冰此次扮丑在设计初衷上,延续了某些电影中日渐固化的女星扮丑搞笑模式,让不具备女性外观美的人物角色,在视觉观看的短暂刺激间惹观者发噱,继而用人物行为的“一根筋”反逻辑营造出叙事的荒诞感。

迷恋周星驰的观众都熟悉周氏喜剧的女星扮丑固定样式。无论是莫文蔚《食神》,还是赵薇《少林足球》,一律是龅牙、蓬头、水肿痘痘脸的三件套标配。这种样式若延伸到古装片类型里就额外套上妖怪的另类夸张外形,比如蔡卓妍《情癫大圣》;改到都市女性喜剧里则多加一副有框眼镜,比如白百何《整容日记》。同样,舞台上的一些爆款小品也是女星扮丑,不是套假发显老,就是粘上黑胶布故意咧嘴显豁牙,夸张地用黑色笔在脸上画醒目皱纹。小品式的脸谱化扮丑影响到冯小刚另一部电影《私人定制》,李小璐的村妇造型直接就是某类小品的戏仿版。

这里在潜意识中存在一个误区:扮丑无外乎把人物扮老、扮蠢、扮贫穷,一言以蔽之,即扮成空洞想象中的底层人物,并以逐渐固定的刻板印象去取悦正在成形过程中的中产阶层娱乐趣味。这是范冰冰所扮李雪莲的动线设计,也是此类扮丑不会让人感动的深层原因,更是此类扮丑需要停下来进行自我反思,并需要发生改变的理由。

的确,丑样包括老态,苏格拉底在《斐德若篇》里嘲笑地描述“一张起皱的苍老面孔和苍老面孔带来的丑形态”。然而,老年还另有一种恬静优雅与勇毅,西塞罗的《论老年》认为“完成人生伟大事业靠的不是体力、活动或者身体的灵活性,而是深思熟虑、性格、意见的表达。关于这些品质和能力,老年人不但没有丧失,而是益发增强了。”其实,虽然苏格拉底用丑态描写讽刺了那些为老不尊的狡诈,但他无疑也同意老年特有的被爱价值,否则就不会坚决而傲娇地拒绝阿尔西比亚德追随。梅丽尔·斯特里普在扮老一层上显然得到辩证理解的精髓,63岁的她在《铁娘子》里扮演年过80的撒切尔。当年凭此获得奥斯卡最佳化妆奖的布劳德本特同样使用灰白假发、胶水拉扯出的皱纹和加装义齿来扮老梅姨,但是梳化上所有再现逼真老态的手段,却共同指向一个目的:更深微地展现撒切尔在垂垂老矣的暮年,如何保有让人为之侧目的意志与魅力。

关键词:我不是潘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