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人物 > 正文

梅葆玖:“先真不美”“先美不真”都是大忌(3)

2016-04-27 09:05:06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1945年,抗战胜利了,梅兰芳苦熬了8年。梅葆玖也已经学了好几出戏,梅兰芳看到儿子学戏有了好的开端,且比较稳定,就又给他安排了几位不同行当的老师。比如,梅兰芳特聘来朱琴心教梅葆玖花旦戏。朱琴心,现在的票友听来可能有些耳生,却是当时公认的“大佬”。朱琴心自幼专习英语,英国文学。1927年选“四大名旦”时,得票统计除了梅、尚、程、荀,第五位是徐碧云,第六位就是朱琴心。王幼卿的正统青衣为梅葆玖打下了扎实基础,而朱琴心则为他提供了作为一个角儿所必须具备的戏剧文化的补充。朱琴心的教法很民主,完全没有内行习气,在比划时,他有时突然蹲下没稳,嘴里会冒出一个“sorry”(抱歉)。教完戏还会给梅葆玖补习英语。

在常规的学习中又多了一项任务,对梅葆玖来说这段生涯“实在太辛苦了”。他曾说:“头一天晚上要看父亲的演出是铁的纪律,一定要看的。散戏回家已经零点了。”梅府家宴也顾不上吃,梅葆玖就赶紧上四楼睡觉,第二天7点要到校。他还是升旗手,第一堂课做弥撒,直犯困,学校的神父看见了也直摇头,但神父还是很喜欢他,有什么事也会找他商量。

梅葆玖的戏曲特长也为学校做过贡献。当时物价飞涨,神父告诉梅葆玖,学校经济上很难。他回家和父亲一说,父亲断然提议让他和葆玥姐同台义演为学校募捐,以解燃眉之急。梅葆玖高兴极了,母亲福芝芳便提议唱《二进宫》,“小玖刚学完、葆玥也学会了”“但徐延昭请谁呢?”父母亲几乎同时说:“请盛戎吧”。当时裘盛戎30岁左右,平头,稍黑一点,很精神。梅兰芳轻声对裘先生说:“小七、小九还小,您台上兜着点儿。”裘先生风趣地说:“二老放心,我一定把两位小老板给傍严实了。”

这次义演,不少亲朋好友,都去捧场,也捐了不少钱,教会神父不断地画十字,又送了一幅圣母玛利亚的油画给梅家,梅兰芳看了说画得很好,就把它给挂了起来,前面还放了两支白蜡,俨然是教会风格。这件事引起了言慧珠、顾正秋等徒弟们一时的骚动。“师父刚刮光了胡须,什么时候又信教了?”他们到处打听,梅兰芳也没有特别的解释,只是说抗战胜利了,子女也能表演了,看了画很高兴,就挂起来了。

17岁的小夫人和57岁的老丫鬟轰动上海

梅葆玖被父亲确认可以放心做一名京剧演员了,已经是1948年。而从1948年到1951年,梅葆玖参加梅剧团商业演出前,这三年他在各种场合舞台实践。这类似于现在戏校的实习演出,就其强度和密度而言,大概是现在戏校的实习演出的三四十倍,这是一种“量”的积累和“量”的变化,对梅先生一生影响很大。梅葆玖回忆那段时间演出不断,梅兰芳明显地给他加大力度,经常是《祭塔》和《三击掌》双出,或者是《春香闹学》和《虹霓关》双出,十分练人。

1950年6月3日,为救济失业工人,梅兰芳、梅葆玖父子二人同义演《虹霓关》,成为文艺界轰动一时的事件。其间有电台组织直播,同时进行募捐活动,募了不少钱救济失业工人,这是梅派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生动体现。

这出轰动上海的《虹霓关》头本是梅葆玖主演东方氏,二本是梅兰芳主演丫鬟。头本的丫鬟是刘淑华,王伯党是茹元俊,二本的东方氏是芙蓉草,王伯党是姜妙香。舞台上,梅葆玖和梅兰芳,一个演17岁的小夫人,一个演57岁的老丫鬟,真的是募捐义演,又是日场,梅兰芳都说:“这桩事有意义,我破例来一回日场。”那么超级的阵容,前座的票价真是够贵的。上海人戏言:“当当卖卖都要在前排看一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