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眼界 > 正文

盘点老北京那些以工匠命名的胡同(2)

2016-11-11 09:32:03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清代皇帝每年要举行“塞外行围”、“木兰秋狝”,所用御马鞍由总管内务府造办处承作。有一年,造办处为乾隆皇帝制作了三个御马鞍,但乾隆皇帝都不满意。造办处打听到鞍匠营有位王师傅技术高超,制作马鞍已有30多年,于是将他请到造办处专为乾隆皇帝制作御马鞍。王师傅的手艺果真不一般,一个月之后便制作出一副铁鋄金镂雕双龙马鞍。其前后鞍桥通体饰银叶,錾龙、云、火珠,镶嵌青金石、珊瑚等,面部以铁鋄金镂二龙戏珠及如意云纹,样式独具匠心。乾隆皇帝看后甚是喜欢,于是封其为“九品鞍匠”,并赐黄马褂一件。

棚匠皮匠绳匠针匠胡同的著名工匠各有绝活

棚匠胡同在新街口北大街迤西,最初叫棚匠刘胡同,东西走向,东起东校场胡同,西至中校场胡同。据传早年间因胡同内有棚匠开设的棚铺得名。老北京有三种精绝手艺,搭棚匠是其中之一。棚匠搭棚,只有杉篙、竹竿、芦席、绳子,平地而起,高至十丈,宽亦十丈,中间不见一柱。多为夏季庭院中搭的天棚以及平时住户殡丧嫁娶等红白喜事搭的灵堂、寿堂、喜堂。据传明永乐年间,在棚匠胡同住着一位叫刘富贵的棚匠,能搭各式各样的棚,与真的建筑无异,所以京城大户人家办红白事多请刘师傅搭棚。由此其所在的胡同被称为棚匠刘胡同、棚匠胡同,后谐音称为朋奖胡同。如今胡同已拆除,不见其踪。

皮匠胡同今称王皮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前门大街,西至煤市街。《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载:“王皮胡同在明即已存在,属正西坊。其名称来历,据说是因一姓王的皮匠居此而得名。”皮匠是早年间京城最常见的匠人,俗称补鞋匠,以皮革制作或修理皮鞋、皮货、皮件谋生,尽管使用的工具只有锤子、钉子、剪刀等,但同样属于技术性较强的行当。王皮胡同最初称王皮匠胡同,万历年间胡同东口住着一位缝制靴鞋的王皮匠,为人和善,手艺娴熟,因而远近闻名,这条胡同遂被称为王皮匠胡同,后称皮匠胡同。清末民初,这里曾是“八大胡同”之一,1949年11月北京市彻底取缔妓院后,被改称王皮胡同。

绳匠胡同即菜市口胡同,据《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载:该胡同“建成于明时,属宣南坊。当时称绳匠胡同,因有制绳为业的工匠居此,故名……”清乾隆时期的地图上称神仙胡同,清朝晚期逐渐讹称为丞相胡同。1965年整顿街巷名称时因距菜市口甚近,改称菜市口胡同。绳子是人们生活中最常使用的物品,而从事绳子制作(北京人多俗称打绳)的匠人被称为打绳匠或绳匠。打绳就是将麻绳、草绳等作为股绳,然后将三股股绳放置在自制的工具上,慢慢拧成一条绳。绳匠的劳动强度较大,一天劳作下来,常常是腰酸腿痛,清末一首《竹枝词》曾有这样的描写:“呖呖碌碌摇绳索,摇得手酸臂膊曲。小绳尚易大绳难,千摇万摇难收束。古言系日须长绳,此绳如何摇得成。乃知有意将人警,系日天绳日易沉。”绳匠胡同长达一里许,曾有数十家制绳作坊,最多时有绳匠五六百人。

针匠胡同位于东直门大街北侧,据《北京市东城区地名志》载:“针线胡同,明朝属北居贤坊,称针匠胡同。清朝属镶黄旗,称针线胡同。民国后沿称。”过去人们穿的衣衫均为手工缝制,所谓针匠并非制作针的师傅,而是“裁缝”的别称,即做针线活的匠人。早年间京城的大街小巷里有不少裁缝铺,也称针匠铺或针线铺。据传针匠胡同里的针匠铺是嘉靖年间一位来自扬州的宋姓裁缝开的,其裁剪技术极为精湛,甚至连王府里的人也来他的铺子里做活儿。

关键词:工匠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