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思想 > 正文

一门忠烈看女人:人们更看重女人殉节(3)

2016-05-03 09:06:59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男人设定了一门忠烈的理论基础,女人设定了忠烈的制度并严格执行着。包括高级妓女柳如是。钱谦益答应了投水自尽的做法,还在家乡常熟的尚湖请来亲朋故旧,搞了一场盛大的忠烈庆典,从早折腾到晚,最终他说出了千古名言:“水太凉了”。倒是柳如是投入水中,幸好被人救起。这个故事见于顾苓《河东君传》,是可考的。

柳如是没有死,钱谦益的“名言”还在继续,比如“头皮甚痒”。由此剃发做官,被清史列入贰臣,背负千古骂名,乾隆皇帝最为看不起他。明末无行文人的榜首,钱大盟主算是榜上钉钉了。

女人是比男人爱国的,自古如此。

舍命不重要,“忠”、“烈”才是真

一门忠烈值得提倡么?是古人太愚昧还是现代人太聪明?似乎有无数的理由来反驳它。

我们很轻易地从一个现代人的观念,否定了古人两千多年的终极目标。同样是占领北京。八国联军来了,满汉士大夫自杀殉国;辛亥革命来了,满汉士大夫照样自杀殉国,由此有了《庚子辛亥忠烈像赞》一书,殉节者皆一时豪杰,读起令人唏嘘。仅仅三十七年后,日本人来了,没听说谁家一门忠烈。如老舍在《四世同堂》里写的那样,有不少热血青年出城抗战,但除了宛平和卢沟桥,北京城区没有发生巷战,更没有像宋末、明末那样全城抗战至最后一人,人们照常生活。对于日本人的痛恨,仅仅是关起门来骂几句混合面不好吃罢了。

提倡一门忠烈的精神意义何在?古人说话做文章,都有夸张的习气,宣扬一门忠烈的意思不是打不过就真逼着亲人自杀,而是弘扬殉节者对于“忠”、“烈”的执着,就像英国约翰·福克斯著《殉道史》一样。是古人在弘扬他们的主旋律,树立典型和标杆。如此夸张“一门忠烈”,换来的还是“来了一百多鬼子,二百多伪军”的事,要是不这么提,更得是贰臣多如牛毛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倘若废那么大力气头去否定古人的观念,换来的只是低头做顺民了。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