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技艺 > 正文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烧造技艺理论与实践践行导师 ——记柏跃德(2)

2016-05-04 16:31:12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烧造技艺理论与实践践行导师 ——记柏跃德

据了解,在青瓷烧造过程中,柏跃德老师每烧一窑都在做各种烧成思维的尝试,窑内所装作品达50余件,经过15小时的煤气燃烧,出窑时的成功率不足20%。可以看出,提升烧瓷是件很辛苦也很有风险的有益尝试,但他仍然坚信和坚持。正是因为这样的高风险,很多原本从事青瓷烧造技艺的人都开始纷纷转做他行。久而久之,国内的陶瓷艺术界中从事青瓷研究和创作的专家成了这个圈子里的精英,像柏跃德这样坚持十数年,并且成果丰硕的青瓷专家更是少之又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柏跃德对龙泉青瓷这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做出的贡献是相当杰出的,如此坚持专一的为青瓷的烧成技艺的努力付出甚至是独一无二的。

《青瓷·龙泉》与龙泉青瓷烧造技艺

龙泉青瓷缘起晋代,北时期已初具规模,宋元之际进入鼎盛时期,制瓷规模空前庞大,技艺登峰造极,弟窑中的梅子青、粉青釉问鼎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这个时期也被称为龙泉青瓷的第一个“黄金时代”。龙泉也因此成为全国著名的瓷业中心,至清代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龙泉青瓷开始逐步恢复生产,并且在制作技艺上不断创新,逐步进入隆盛时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龙泉已经有1000多家青瓷企业,从业人员数千多人,涌现出了徐朝兴、毛正聪、夏侯文、张绍斌4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10位陶瓷大师和几十位高级工艺美术师。

就是这样一种有着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陶瓷工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在师徒间口传心授,并没有形成一部全面而科学的专门著作来介绍龙泉青瓷的历史及详细的制作工艺。解放后,虽然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和规模开始逐步恢复,可供参考的专门著作也还是凤毛菱角,屈指可数。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烧造技艺理论与实践践行导师 ——记柏跃德

2005年,柏跃德开始主持北京工业大学陶瓷艺术与设计实验室工作,并逐步将自己的工作和研究重点转移到青瓷上来。研究青瓷自然绕不开龙泉青瓷。在从事学校教育的工作过程中,柏跃德开始认识到,正规而系统的介绍龙泉青瓷的专著是如何的缺乏,这样的局面严重制约了龙泉青瓷技艺的传承及优秀人才的培养。对此,柏跃德一直记挂在心里,希望有一天能为改善这一局面贡献一份心力。

关于青瓷,国内非专业的读者可能比较陌生,也许许多陶瓷专业的人也并没有太多接触过它。除了已故的陈万里老先生早年的《中国青瓷史略》一书,很难再能够有更为详细的资料,最新的介绍青瓷的书籍也是屈指可数,于是柏跃德便萌生了写一本既可以作为系统资料查阅,同时又不能过于枯燥的教条理论的书的想法。

早在2004年起,作为柏跃德青瓷传统烧造技艺研究和中国青瓷历史挖掘研究项目的前期研究就已经开始了,通过长时间地构思和连续的搜集、整理资料,以及在龙泉创作之余的时间走访古代的龙泉青瓷窑口。柏跃德老师发现关于龙泉青瓷的背景知识大量的是浅尝辄止的。龙泉青瓷在一定程度上是继承了古代更早期的各个青瓷窑口的产品造型特征、工艺手段和烧成经验的基础上,在历史的机遇上发展起来的青瓷窑系。《青瓷·龙泉》一书作为柏老师青瓷系列研究成果的前期,不可能只是孤立地了解和撰写关于龙泉的青瓷烧成前后、时间年代和工艺烧成的事。龙泉青瓷的肇事、发展、高峰时期的来临到底是基于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龙泉青瓷窑系产生以前的大量经验是怎样得来的呢?与其他烧造青瓷的窑口联系因果,这些都是需要柏跃德了解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