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技艺 > 正文

“成竹之魂” 看青神竹编如何创造百亿价值(2)

2016-12-09 11:25:20      参与评论()人

青神县农民制作工艺品

青神县农民制作工艺品

竹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省青神县云华竹旅有限公司是生产性示范保护基地。在1968年至2016年的48年中,陈云华团队矢志不移地从事竹编的研究、创新与生产,先后带领两万多名农民通过竹编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竹编的传承中,他们承办了500多期培训班,培育了两万多名国内外初、中、高级竹编传承人,32年来积累了近两亿元资金并新建了占地100亩的中国竹艺城和中国竹编博物馆。云华竹编生产性师范保护基地已经成为2.8平方公里的国际竹编艺术城的核心区,并建成了“中国竹编第一村”,成为竹产区人民的师范区。在示范区有20多家竹编专业经营大户,电商遍及国内外市场,并申请了40多项专利,有力地推动了青神竹编的传承与发展。“适合现代人需求的新产品+精工细作的生产制作=市场,这是我几十年来得出的结论”,陈云华说。

1968年陈云华在农村办起的第一个竹编作坊

1968年陈云华在农村办起的第一个竹编作坊

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同市委书记曾经一同参观了陈云华的园区和产品,他们认为竹编能够很好的带动农民致富。云华竹编的产值为12个亿,市委书记要求在三年内达到100个亿,由100万人来做,将整个市区发动起来,让竹编产业做到“双百工程”。“现在我们园区建设的非常精美,这是领导重视的结果”,陈云华自豪地说。

竹编:张大千的虎

竹编:张大千的虎

云华竹编从人们生活中的日用产品升华为工艺品,再到国宝级的艺术精品,从青神竹编博物馆到中国竹艺城,再到中国竹文化节,这些成就凝聚了“成竹之魂”的陈云华大师的生命价值,并且不断体现和提升了竹编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竹编技艺历经了数千年的历史,在陈云华的创新、传承与培训中发扬光大,并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品项目持续享誉海内外,竹编产品销售已超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青神竹编甲天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带动一方土地的发展”,陈云华感叹道。

(责任编辑:张微微 CC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