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民俗 > 正文

曾丽:最大的设计就是讲好苗疆故事(3)

2016-05-27 10:46:08  杨红军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有了“苗疆故事”,还得有懂得现代的设计的功力,这是曾丽在打造品牌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经验。她觉得,传统的苗绣苗装再美再华丽,它的存在空间是苗人的生活与习俗中,以及苗疆的大山环境里。平移到当下都市人的生活中,是生硬的,看上去也很怪异,毕竟能够像杨丽萍那样撑住整套苗疆服饰气场的人还是少数。所以,必须有二次创作的过程。任何好的文创产品,都必须是在做到两头都精通的基础上,即所依托的文化根本与现代设计制造。

丝线成绣。摄影/杨红军

丝线成绣。摄影/杨红军

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时尚设计与加工相结合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成本问题,“我前一段时间参加一个研讨会,会上的一些做苗绣的手工艺人就介绍说,目前一套新的传统苗绣服饰完整算下来要四五万,甚至是十来万。我们普通的消费者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消费能力,事实上,大家也完全没有必要都去买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这样的传统服饰只适合来做收藏与研究,不适合大众市场。”

沿着这样的思路,曾丽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的“苗疆故事”,“我们的设计速度可能很慢,三个月才能出来一条丝巾,可是我们要做的就是这样踏踏实实的事情,讲好苗疆故事,做好现代设计,让苗绣的文化内涵得到更好传播。”

在与国际一线时尚品牌的比较中,曾丽发现这样的大品牌往往只是具有自己的品牌文化,他们的设计开发多以流行元素为导向,鲜有以文化脉络为导向的。所以,苗疆故事是一个文化品牌,每一件产品都有一个故事,看起来缘起苗疆,却是关于你我。品牌传递的是我们对传统即当下、未来的思考。这是时尚品牌与文化品牌的区别。

曾丽本身身着“苗疆故事”品牌服饰。图/受访者提供

曾丽本身身着“苗疆故事”品牌服饰。图/受访者提供

带着学习的心态来看“传统手工艺”

“我们现在很多组织和个人都是在抱着一种拯救和保护的心态来看待传统手工艺,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相反,我们应该怀着尊敬和学习的心态来接近这些传统手工艺,学习它们所蕴含的智慧。”通过这么多年的苗绣的研究,曾丽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我从不认为苗族是一个需要我们去救苦救难的民族,他们比都市里的现代人单纯而从容,他们更懂得生命的意义和本质。我们不能以物质生活的优劣来衡量生活质量的好坏,与苗族人生活的自在相比,都市人的生活倒是显得仓皇而狼狈,我们似乎永远都是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不停打拼。在我们重提“工匠精神”的当下,才发现都市人已经失去了很多。苗疆人的物质生活是贫匮的,但是他们创造了人类服饰文化的辉煌。这后面的精神是我们今天值得反思的。境由心生,曾丽这样定义着“传统手工艺”。

当然,如今这些传统手工艺现状也确实遭到了一些侵蚀。2008年到2011年,曾丽花了三年左右的时间在一个个传统村寨里走访调查,这个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现象让她很担心,“中壮年都在外打工,村里只有老人和孩子。五十多岁的奶奶空有好手艺也无人能传。虽然每个小姑娘也都会一点,但是能够认真全面学的人并不多,她们觉得外出打工更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