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美术 > 正文

上海牙雕:突围于“濒危”与“非遗”之间(1)

2016-11-29 15:22:00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牙雕作品《太阳神》,胡昌民创作于一九七九年,首创人物雕刻与镂空雕技法相结合。

牙雕作品《太阳神》,胡昌民创作于一九七九年,首创人物雕刻与镂空雕技法相结合。

上海近代观赏型牙雕《桃花源记》局部

上海近代观赏型牙雕《桃花源记》局部

上海牙雕:突围于“濒危”与“非遗”之间

上海牙雕:突围于“濒危”与“非遗”之间

胡昌民先生与其新著《上海象牙雕刻》(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胡昌民先生与其新著《上海象牙雕刻》(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鱼景镂空雕》

《鱼景镂空雕》

《十八罗汉斗大鹏》

《十八罗汉斗大鹏》

上海牙雕:突围于“濒危”与“非遗”之间

上海牙雕:突围于“濒危”与“非遗”之间

胡昌民用古猛犸象牙与加拿大碧玉雕刻组合而成的作品

胡昌民用古猛犸象牙与加拿大碧玉雕刻组合而成的作品

■薛伟平

对于钟爱牙雕艺术并以其为一生事业追求的胡昌民先生来说,1989年无疑是一个重大关口。

这一年,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七届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协商大会上,为拯救非洲大象,该公约缔约国通过了“禁止象牙和象牙制品在国际贸易中流通销售”的联合协定,具体内容为自1990年起,杜绝象牙原料的国际进出口。中国,也是该公约缔约国之一。

这意味着,包括上海牙雕行业在内,凡是需要运用象牙的中国所有行业,即将面临“无米之饮”,生产没了原料,销售没了产品,行业没了依托,随时可能坍塌。

然而,就在五年前的1984年,上海牙雕以其“细花雕功”在全国牙雕工艺品行业评比中名列第一。事实上,经七代人的努力,上海牙雕已形成细花、人物、仿古三大类地方特色品牌,在国内外雕艺舞台崭露头角,被公认为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大象的濒危引发了行业的濒危。对于胡昌民来说,同样面临着个人职业的“濒危”。这一年,是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业大学(UBC)接受他来校学习西方造型艺术的第二年,正当他想通过留学“把中国传统的牙雕艺术与西方现代雕刻艺术相结合”之际,乍闻“噩耗”,顿觉前途迷茫。

关键词:牙雕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