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曲艺竞技 > 正文

粤剧“天皇小生”陈笑风 一曲名动粤港澳

2016-12-12 11:05:03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中新网广州12月9日电:“天皇小生”陈笑风 “山伯临终”欲断肠

中新网记者 李凌

“泪似廉外雨,点滴到天明。空房冷冰冰,山伯孤零零”,91岁的粤剧大师陈笑风轻声哼唱着纯熟于心的《山伯临终》,思绪一下子回到从前……

才子逢乱世落班学唱戏

陈笑风,1926年出生于广东东莞,原名陈啸风,其父为著名编剧家兼电影编导陈天纵。来自艺术家庭的陈笑风在谈起自己学艺经过时说:“我喜欢数理化,原本在广东大学读书,恰逢乱世迫于生计,只好与妹妹小茶一起进入戏班唱戏。”

陈笑风当时的理想是当一名建筑师,对唱戏毫无兴趣。最终,还是父亲使出激将法,好强的陈笑风才开始努力学戏,每一个功架、每一句唱腔,都要精益求精。很快,他从跑龙套的小戏子升做配角,继而成为戏班的台柱。

1944年,陈笑风得到了男花旦吴惜衣的赏识;1946年,他开始在香港的戏班担任小生;1948年,已在粤剧界享有名气的陈笑风随戏班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演出。

一出折子戏名动粤港澳

60多年前,中国唱片公司计划出一张粤剧专辑,特地邀请回到广州的当红粤剧小生陈笑风录制《梁祝》选段。当时选中了《山伯临终》片段,但陈笑风认为之前的版本唱词太单薄,不够表达梁山伯临终前的种种相思和悲怨,于是特地请了词曲家按照他的要求重写,“文学性要高、可读性要强”。

“人世无缘同到老,楼台一别两吞声”,当陈笑风携新版折子戏《山伯临终》甫一登台,瞬时轰动粤港澳。

陈笑风回忆,当时在香港演出,刚唱完最后一句,只见台下有个人突然站起来鼓掌,因全场就他一个人站着,很是突兀,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的新马师尊。演出结束后,新马师尊在后台见到陈笑风,由衷赞叹“此曲只应天上有”!

除了得到新马师尊的高度认可,当时香港另一位粤剧名家任剑辉也对陈笑风的《山伯临终》百听不厌,特地让弟弟到广州买唱片,拍戏之余,就躲在一边安静听戏。

一曲唱罢美名扬!自此,陈笑风的《山伯临终》成为粤剧《梁祝》保留唱段,但凡演出《梁祝》,如果最后没唱这一出折子戏,戏迷们就觉得不完整。上世纪80年代,陈笑风再次前往香港演出,著名影星郑少秋被深深打动,在演出结束后,跪地敬茶正式拜陈笑风为师。

有戏剧评论家认为,陈笑风的风腔别具一格,自成一派,有着明显的特点,气息吞吐收放自如、真假声结合自如转换、抑扬委婉奔放流畅。

入行70载传承不停息

陈笑风的七个弟弟妹妹均从事粤剧及影视行业,其中妹妹陈小华、陈小茶、陈小莎亦成名很早。兄弟姐妹们的配偶又多是行内人,“陈家班”人才辈出,在粤港澳粤剧界享有盛誉。

在舞台与人生的交替中,陈笑风从艺已经70多年,成为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他的表演戏路宽广、文武兼备、俊逸潇洒、传神逼真,创造了著名的“风腔”流派,享有“天皇小生”的美誉;他唱戏无数,其代表作有《宝玉哭晴雯》、《梁山伯与祝英台》、《绣襦记》、《朱弁回朝》、《王大儒供状》、《昭君公主》、《六号门》等。

迈入耄耋之年,陈笑风依然对粤剧艺术钟情,对一句曲词、一个唱腔,都认真钻研。陈笑风不仅自己学到老唱到老,而且对粤剧的振兴、传承,也是不遗余力。

陈笑风认为,粤剧要传承发扬,不但要培养粤剧演艺人才,也要培养能真正欣赏粤剧的观众,“戏唱得再好,没有观众,也演不下去。”(完)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
关键词:陈笑风粤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