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休夫的女人:有多少人可以一别两宽 各生欢喜(2)

2016-10-25 09:42:00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折腾来折腾去,小男孩最终还是死了,笔记中说是“竟以悸死”,也就是活活吓死的。甭管是不是吓死的,总之父母之间恶行相向,倒霉的可不就是孩子么。眼见儿子失心疯,儿媳终日以泪洗面,小孙子夭折,老王心疼啊。

老王家里的女性,从母亲、夫人、姐妹到女儿,无不是博闻强记,能与老王诗词唱和的,娶进门的儿媳,想来亦是知书达理。同住一个屋檐下,儿媳和孙子是清白的,老王心里有数。虽说小王因为生病才性情大变,为难妻子并非出于本意,但到底是王家对不起儿媳。

为了不再让儿媳痛苦,也不耽误她的青春,老王做主让儿子和儿媳离了婚。如果只是离婚了事,儿媳难免会担着“失德被休”的恶名,老王还非常周到地替她另择了一门亲事,亲自将儿媳嫁了出去。总算是对儿媳在王家遭的罪做了补偿。

妻子离开后,小王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三十三岁上终究还是死了,死后特赠左谏议大夫。白发人送黑发人,老王心如刀绞,平日里干劲十足的宰相,立时萎靡不振,从此淡出政坛退居江宁。

老王便是发动熙宁变法的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小王是他的儿子王雱。

义绝

不堪受辱,李清照告发二婚丈夫

除了前两个故事之外,还有陆游与唐琬,是儿女奉父母之命离婚的例子。这里的第三个故事,是一位宋朝女性出于对命运的抗争,不惜一切代价而自主选择离婚。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婉约派词人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与赵明诚新婚的李清照是幸福的,珠联璧合,两情缱绻。但这份幸福,却被上一辈卷入的党争而破坏。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与公公赵挺之分属元祐党和新党,宋徽宗起用蔡京大肆挞伐元祐党人,李格非赫然在被打击的名单中。

一来娘家遭难,二来自己无所出,在公公做出一副“划清界限、大义灭亲”的架势后,孤立无援的李清照已经近似弃妇,被迫与丈夫分居。即便后来再度团圆,消失的时光、赵明诚的纳妾寻欢,都让两人的感情有了裂痕。所以才有了词里的痴情和忧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所幸结发夫妻,志趣相投,余情犹在,二人夫唱妇随,把玩金石,日子倒也过得下去。转眼金兵南下,李清照不得不随赵明诚仓皇南渡。就在南渡的两年后,赵明诚病故,未亡人李清照身边的金石器物遭遇战火和盗寇,悉数无存。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懂得了李清照前半生的心路历程,就会明白,当她在乱世里拖着病体东躲西藏时,一个叫张汝舟的小吏出现在她面前,巧舌如簧,做小伏低,再以诗酒为媒,李清照为什么会那么快就敞开心房,梅开二度了。

再嫁后的李清照很快就发现,张汝舟是个市井小人,他的官职“右承奉郎、监诸军审计司”是靠蒙骗得来的。此人以为李清照作为官宦人家的贵妇,金石大家的遗孀,身家定然不菲,所以才会向她求亲。张汝舟见事情败露,反而不再遮掩,向李清照讨要财宝,如若不从,就报以老拳。

关键词:李清照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