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摘 > 正文

徐冰:一个艺术家的文字观(1)

2016-02-04 14:35:55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徐冰:一个艺术家的文字观

把这些旧稿整理了一遍,说实话,我边整边想,这些文字有人读吗?现在的人都这么忙,活得这么具体,这么多好玩的事情,哪还有耐心读这些文字?还是我的本行好,制造视觉产品,看一眼,有东西就有,没有就没有。

前几天与董秀玉、刘禾她们聊天,谈到读严肃书的人少了。我问刘禾在国外怎样?她说在欧美什么时候都有一部分人读严肃的东西。我说,也许是因为中国人是读图的种族,而不是线性逻辑的,不喜欢长篇大论。世界主要语言都是黏着语系,说话一串一串的,只有汉语是单音节发音,这让中文成为一个音对位一个

字的体系。(其实世界上不少文字起源时是象形的,但后来都转成了拼音文字。)别小看这一点不同,这影响了我们这个民族后来的几乎所有事情。

说今天是“读图时代”,而我们已经读了几千年了,虽然已是现代汉字,读字仍有读画的成分:“大”就是张开的感觉,“小”就是收缩的感觉。读一句话:“一个人感觉寒冷,如何如何……”这故事里的“寒”字又套着一个故事:“屋中 ,由于冷,一个人 用草 把自己裹起来,地上是冰 — ( 篆书‘寒’字)。”汉字的信息是立体的,写字著文,犹如画画,“填词”是在一张平面上摆来摆去,“日”对“月”看起来就好看,有昼夜交替的画面感。不仅要合辙押韵,看着也要整齐。不需要语法,语法是管前后逻辑的,不用!坏了意境,意思也弄窄了。文章不是给人读的,是让人“悟”的,悟不出,就别看了。前秦苏蕙的《璇玑图》,称作“图”却是“最汉字”的写作。这方图横读竖读、左读右读可以读出二百多首诗词来,超前到连文学史都不知道把它往哪里放。

今天国人不读长篇大论,说是市场化的原因,这不一定。“市场化”我们还差着呢,可失去读这类书的兴趣却快得很。我想还有一个原因:这类书多是采用西方的论说方式。国人崇洋了一段,模仿西文写中文,“语法”了,“标点”了,时间久了,真正的中文也看不懂了,还要用西式的文法去解释。好看的东西称“多洋气”,好文当然也要洋气,要写得像翻译文。深刻,就要像数学演算,一点点推出结论,不怕厚,不怕概念多,越多越“现代”。这类书我“啃”下来,收获就是知道了这本书“好深刻啊!”(一般艺术家不读这类书,但可喜欢理论家用这种文字谈他的作品了,作品随之也深刻起来了。)改革开放后,我们“大干快上”翻译了一大堆西文书,硬读了一阵子,摸不着头脑,没读懂!如今中国经济上去了,西方价值观好像也开始出问题了,就不那么热衷于读这类书了。

当着两位专家,我真是外行人不怕说外行话。

文字与人类的关系在变化,与今天中国人的关系更怪异。特别是我们这代人,与文化有一种相当别扭的关系,进也进不去,出也出不来。本来中国传统对文字就有敬拜情节,字是神圣之物,带字的纸是不能秽用的,必须拿到文昌阁去“火化”,这种“惜字纸”的传统真怪。每个初被教化的人,必须先用几年时间牢记上千个字形,正襟危坐描红临帖,要写得工整。你想成就仕途功名,先好好拜上几年文字再说。

可在我这代开始学写字时,正值简化字运动,一批批新字的公布、旧字的废除,对新字的再更改和废除,对旧字的再恢复使用,把我们搞糊涂了。从而在我们最初的文字概念中,埋下了一种特殊的基因:颠覆—文字是可以“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