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评 > 正文

《纽约时报》:一份美国最有权势的报纸(1)

2016-12-26 10:56:40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王国与权力:撼动世界的〈纽约时报〉》[美]盖伊·特立斯著张峰 唐霄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第一版672页,75.00元


《纽约时报》编辑部,拍摄于1942年。

在本书中,特立斯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不仅回溯了《纽约时报》的历史,并由此展现出十九世纪末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一流媒体人的才华与情操。

“《纽约时报》的新闻编辑部是一个奇怪的场所:它是一座巨大的功能性房屋,从四十三大街延伸到四十四大街,占据着《纽约时报》十四层大楼的第三层,内部被一排排灰色的金属桌子、打字机和电话联接起来,几百个人握笔端坐,或者敲击键盘,写作、编辑或阅读着世界最新的恐怖事件。看起来,每五分钟就有一次灾难的报道到达这里——仰光的暴乱,坦桑尼亚的骚动,某国的军事政变或者地震。但所有这一切似乎不会给这个房间里的人留下什么印象。仿佛这么多的坏消息早就渗透了这个地方的气氛,以致这里的任何人都对它产生了免疫力。”——这是盖伊·特立斯在《王国与权力:撼动世界的〈纽约时报〉》一书中对该报最有“权势”的部门——新闻编辑部的刻画。在该编辑部流传最广的是中世纪的一则寓言:一位旅人遇到三位石匠,分别向他们询问:“你在干什么?”第一位回答:“我在砸石头。”第二位回答:“我在做一块奠基石。”第三位则回答:“我在建一座教堂。”特立斯晚年在回忆初进报社的情景时不无动情地说:“然后我就留下来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种情怀。”

作为美国著名作家、记者,“新新闻主义”代表人物,特立斯本人恰好也具有这样的情怀。他曾在《纽约时报》任职十年,并长期为《纽约客》《时尚先生》等杂志撰稿。1963年,特立斯离开《纽约时报》后,第一件事就是回过头去采访曾经的同事,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来描画这一庞大的机构。在本书中,特立斯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不仅回溯了《纽约时报》的历史,还生动再现了以业主奥克斯、苏兹贝格、德赖富斯和总编范安达、赖斯顿、索尔兹伯里等为首的报人群像(其中不乏花边新闻),以及他们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权力斗争,并由此展现出十九世纪末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一流媒体人的才华与情操。

“消息如果不被报道,就没有任何影响。”这是特立斯对新闻媒体重要性的基本看法,尽管在他笔下,“大多数记者都不安分,都是喜欢偷看下流场面的人,吹毛求疵,在各种人身上和各个地方寻找瑕疵。对他们有诱惑力的不是日常生活的健全场面,而是诸如骚乱和抢劫、国家分裂和轮船遭难、银行家流窜到里约和烧死尼姑之类的事情”。对他们而言,“荣耀是他们的追求,壮观是他们的激情,而正规却是他们的敌人……如果没有新闻界的介入,政治家们就知道他们没有必要发表演说了,民权游行者就会推迟他们的游行,危言耸听者也要撤销他们可怕的预言了”。当然,特立斯在书中着力描写的与其说是上述普通记者,毋宁说是由普通记者晋升上来的报社高管,如上世纪初出任时报总编的卡尔·范安达——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报人,而且还是一位学者,一位数学天才。正是他推动了《纽约时报》扩大对极地考察和航天事业的采访,为报纸在空间时代的形象奠定了基础。他也是第一个把爱因斯坦的错误公之于众的编辑——一次在审查一篇关于爱因斯坦的课程报道时,他发现这位物理学家在一个方程式上犯了错误。值得一提的是,范安达还学过象形文字,发表过许多关于重大考古发掘的报道。借助于科学仪器,他推断1910年代出土的一个所谓四千年前埃及墓穴碑铭,其实是一件赝品,这一事实后来被古埃及学家所证实。此外,范安达还驳斥了关于泰坦尼克号不会沉没的断言,并促使他的手下赶赴现场报道这次海难——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抢先发布新闻的范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范安达甚至给自己配备了军事地图,查找战斗线索。他预见了后来的几次重大战役,并提前指派他的记者实地采访——这一时期《纽约时报》的新闻报道在业界一枝独秀、无与伦比,也为日后时报的卓著声望贡献良多。

关键词: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