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以影像为笔,深度记录民族文化变迁(2)

2016-10-24 10:00:52    中国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7月20日,“国家艺术基金民族影像志人才培养项目”的另一批学员杨晓平、谭晓霞、陈重武,冒着多日不停的大雨,来到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拍摄纪录片《遇上尼西土陶》。

汤堆村是一个有2000多年制作土陶历史的传统藏族村落。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汤堆村。

村民当珍批初是家族中土陶制作的第七代传人,2006年被授予省级非遗传承人。他有一个刚从省城高校毕业返乡的儿子,每天随他制作土陶。当珍批初担忧,面对纷繁变幻的世界,作为家族第八代传人的儿子是否沉得下心来继承这份家族事业。见过世面、生机勃勃的儿子除了学习传统技艺之外, 还希望能开办一个工厂,带动全村人一起致富。然而他的想法却引起了村民的不安。尽管旅游业使村民们足不出户就能获得较好的经济利益,但村民们担心,公司的建立会影响他们一直延续的传统家庭作坊模式。因此,他们常常为土陶的命运、传统与创新等问题展开讨论。

这些讨论和焦虑,都被记录进了《遇上尼西土陶》,没有任何拍摄者和文化人的评论。

“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叩问过去惯常以拯救者的姿态去面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做法。”拍摄者之一、云南大学社科处的谭晓霞说:“无论是村民还是我们,都应该重新审视和面对传统技艺的发展。”

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郭净认为,影视人类学给了人们深刻反思的眼睛,开始警惕那些以拍摄为由、让当地民族在镜头前表演,制造虚假的“民族风情”作品。

“学者拍摄的影像,带着外来者的视角,很难深入揭示社区工艺、信仰、生产活动的细节,更难准确捕捉村民的思想和行为变化。”郭净说,很多影片的拍摄目的,都是为了成为科研成果、参加会议和电影展,并没有给拍摄的社区带来什么利益。

他在2000年和藏族学者熙绕桑波、纳西族学者和渊就在香格里拉县开展了一个“社区影像教育”的项目:将摄像机交给当地村民,由他们拍下了自己的生活,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文化观念。

随后,在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支持下,郭净等人又发起了“乡村之眼”计划,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参与式社区影像项目。让那些生活在中国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村落的成员,在接受短期拍摄培训之后,以本地的生态、文化、生计或社会问题为主题,创作纪录片或其他类型的影像文本。

“它不以艺术或学术价值为使命,而是要表达当地人的文化观点。”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影视人类学中心主任朱靖江说,迄今为止,云南、青海、四川、广西、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村寨均有社区影像运动开展,已完成上百部村民自主创作的影像志作品,在国内外获奖并产生反响。

“让村民自己拍自己,其实就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我们把这种形式称为:学习和保护我们自己的传统。”郭净说。

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影视人类学实验室主任陈学礼也深有同感。他说:“大多数民族志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被拍摄对象却不一定有机会看到。”

为此,他们给硕士研究生开设的“纪录片创作与实践”选修课,将民族志电影的拍摄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并要求学生和老师一起,在村里完成后期剪辑,最后一天在村寨放映学生的作业。

“在当地放映的做法,不仅让被拍摄对象即当地村民成为第一观众,还可能引发他们的评论和行动。”陈学礼说。

比如2009年云南遭遇大旱期间,学生们在石林彝族自治县大糯黑村拍摄的纪录片《水》,引起了村民的激烈讨论。村民们意识到,由于他们将每年清洗水井的传统丢失了,才导致如今水井水质下降。为此,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对水井进行了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