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耳挖勺出土于
距今3000年前的妇好墓
《清异录》:“杜岐公悰,以剜耳匙子为‘铁了事’。”
耳挖勺是一种掏耳垢用的小工具,又称“耳挖子”。耳挖勺何时出现的?从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文物来看,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人们已用耳挖勺了。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发掘于1976年,是迄今唯一一座未被盗掘、保存完好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的随葬品极为丰富,共有1928件,其中就有两枚耳挖勺。
据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编著《殷墟妇好墓》记载,两枚耳挖勺均为玉质,上端是鱼形,一大一小。大的长10.5厘米,厚0.4厘米,勺孔径0.4厘米、深0.2厘米。整个鱼身细长,头向上,小口,眼为圆孔,腮、背鳍、胸、腹鳍均较清晰,无尾。体下端收作短柄,柄末端刻出圆形小勺孔,颇为精巧。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从耳挖勺的发现可知,当时贵族的耳挖勺多用玉来制作,而且掏挖耳垢已很常见。在1974年发掘的雍城“公秦大墓”中,也出土了一枚玉石制耳挖勺。
再早前的耳挖勺常用兽骨制作,但后世多用竹、木、金属来做,其中以金属最多。金属也分金、银、铜、铁等,最上档次的自然是金耳挖勺了,明清时,民间多用银来制作耳挖勺,人们将当时耳挖勺、牙签、镊子(或其他)等三种随身佩挂的小用具称作“银三样”,就是这个原因。
唐朝时,人们将耳挖勺叫“剜耳匙”,别称“铁了事”。宋陶谷《清异录·器具门》“铁了事”条称:“杜岐公悰,以剜耳匙子为‘铁了事’。”为什么叫铁了事,大概因为耳挖勺系用铁来做的。
古人挖耳垢原本是出于健康卫生的考虑,但在佛教传入东土后,挖耳朵又被蒙上一层宗教色彩,成为清净“六根”中的“耳根”之需要。即:不妄听,不听不应该听的淫邪之音。
在佛教中挖耳之举被认为是自净身心的一种手段,佛语谓之“挖去耳垢而醒觉”。“十八罗汉”中就有一位“挖耳罗汉”,他叫那迦犀那尊者,法力无边。为什么称他为“挖耳罗汉”?传他是一位论师,因论《耳根》而出名,对“净耳”行为有智慧性理解,并因此拥有强大的法力。
最早的骨梳出土于
距今6000年的刘林遗址
《摄生要录》:“发多梳,去风明目,不死之道也。”
古人称梳子为“梳刷”,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具,梳刷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程度远超现代。民间传说认为,梳子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次妻方雷氏发明的,但这种说法并未得到证实。不过,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中国人用梳的历史确实很早,在史前遗址上多有出土,比牙签、耳挖勺还要早。
1960年3月,江苏省文物工作队在对省内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发掘时,便出土了一把骨梳。据发表于《考古学报》上的报告称,骨梳“系用兽骨制成。扁平,外表光滑,另一面有刀刻痕,梳背微带弧度,有磨痕,有4个梳齿”。刘林遗址属于距今六千年左右大汶口文化早期,出土的梳子被认为是北方迄今发现最早的一把梳子。1964年春,在对刘林遗址进行二次发掘时,又出土了一把骨梳。
此外,在浙江海盐境内属于良渚文化的周家浜遗址上也曾发现一把距今六千年左右的梳子,这把梳子更讲究,系用玉石制作的。
从考古发现来看,年代稍晚的梳子出土更多。为何梳子使用这么广泛?或与古人对毛发的推崇有关。后来形成的儒家文化便特别看重头发,据《孝经》记载,孔子就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不是特殊情况,古人是不剃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