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做原创图画书主要有两个方式,一是儿童文学名家们都在转型写图画书故事,他们便尝试让这些成名的作家们依照自身的特点去创作,故事成型之后,便找合适的插画家来画。目前出版的《云朵一样的八哥》、《麻雀》、《不要和青蛙跳绳》、《外婆变成了老娃娃》等作品,就是梅子涵、彭懿、殷健灵等儿童文学名家创作故事,邀请郁蓉、满涛、九儿等青年艺术家合作的成果。再有就是与写绘合一的新人合作,例如前面提到的张宁和韩煦。
“原创图画书创作,作家和画家都在起步阶段,都不是成熟的创作,编辑、作家和画家,要进行长时间的、很好的沟通。”唐玲介绍,很多时候,他们工作流程的第一步,首先是和作家、画家普及图画书应该是怎样的。作家按照16或者24个对页写好故事,编辑在画之前要反复和画家定分镜,“图画书很像电影,每一页表现什么,翻页的节奏是什么,推动故事的节奏怎么表现,都要仔细沟通。我们国内的插画师,大部分都没画过图画书,很难一下子进入状况。”在定好分镜之后,画家先画线稿,再讨论,通过之后画色彩,再进入讨论,就这样一遍遍地过,直到最终得到满意的结果。有时候,由于作家和画家都是有个性的艺术家,难免会有意见相持的时候,编辑就要在充分尊重双方创作的情况下,力求达到两者的统一。创作和打磨的过程就这样不可避免地拉长了。唐玲说,虽然做得辛苦,然而这个工作,就像电影的导演。
“幸运的是,和彭懿、梅子涵这样的老师合作,他们本身是作家、图画书研究者和阅读推广人,对图画书的研究非常深入,在编辑过程中他们对我们帮助也很大,既是作者,也是我们的老师。”
编辑扮演“导演”的辛苦大概是中国特色,唐玲说,在和美国同行交流的时候,听他们说,作家写完之后他们都是直接交给画家了事。这实在很令人羡慕,“当图画书的原创发展到一个阶段,等中国的画家成熟成长起来之后,ta自然会找到跟作者风格契合的绘画风格。这是将来的理想状态。”
明天的新人在哪里
与张宁和韩煦这样的新人合作,则是接力出版社做原创图画书的另一种状态,她们代表着富于创造力的年轻一代,充满个性,敢于表达,靠独特的作品敲开出版社的大门。虽然都是写绘合一的创作者,张宁是待雕琢的璞玉,靠细细的打磨出彩,韩煦则是才华出众加科班出身,在国外受过较好的绘本教育,意识与作品都较为成熟,因此也是打磨时间最短的一个。在唐玲看来,她们都是很优秀的创作者。
但是在原创图画书的人才培养中,显然科班出身的创作者更容易受到业界追捧。每年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工作室的学生毕业设计,都会吸引几乎整个华人出版圈里做图画书出版的人到场抢人。绘本工作室不仅是原创图画书创作的一个重要力量,一些引人瞩目的新人如于虹呈、董亚楠等人都出自这里。
人才少,新人难培养,是原创图画书出版人最大的感叹。像韩煦这样只需要几个月打磨就能出优秀作品的新人不多,大多数新人常常像张宁这样,需要一段时间的打磨培养,才结出好的果实。然而行业竞争激烈,有资深出版人就感慨,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新人,才磨出一本书,一出名就被别人高价抢走了,实在难做。
虽然一直在体验两三年三四年培养一个图画书画家的辛苦,唐玲对于“抢新人”这个现象却并不太忧虑:“在中国出版界所有领域都是这样吧,一旦成功之后,就会有很多人高价来挖。新人成功以后就走的现象很普遍,但我们不是特别担忧。因为在原创绘本出版过程中编辑很重要,书出来有编辑的智慧在里面,创作者和编辑的关系会比一般的书更密切。我自己觉得,我们用心做事,作家和画家都看得到你的付出,这么紧密的合作关系不是跟每个出版社的编辑都能适应的。当然,有的创作者换出版社,我想也是在找更适合他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