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界了解儒家文化的窗口
——该片呈现了儒家学说的概貌,并分析了儒家理论如何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复又兴起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这是一部制作精良,贴近时代的纪录片,吸引人一气看完。对于想要了解孔子的法国观众来说,不失为一个入门的选择。
记者:据了解,中国与英国合作拍摄的纪录片《孔子》,2016年9月17日在法国Arte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并于9月25日、28日两次重播。该片播出后在法国观众和文化界引发关注,并且取得良好反响。《孔子》的创作方式可以说是别具一格,采用6+1模式——1集90分钟的国际版与6集国内版,独立存在,而且先完成国际版。这一方式在国内尚属首次。众所周知,《孔子》这一题材非常难啃,曾有重量级的导演几次开机,却最终没有拍成,可见拍摄的难度之大。在此,向您——这部片子的总导演——表示衷心的祝贺!
闫东:法国Arte频道是欧洲纪录片专业频道,观众大多是法国和欧洲社会的白领阶层,是法国人认可的影视纪录片高大上的艺术殿堂。
《孔子》这个题材的世界关注度的确很高,不容易做好。我没有先做国内6集的长篇版,而是先做一个90分钟的国际版,是因为我认为从做完国内版然后剪辑出一个国际版的方式,注定走不进国际市场。国际化的表达,是角度、定位、思维的问题,无关篇幅长短。
我把英国团队全部建构在我的团队里,我们开了几十次北京与伦敦间的电话会议,每次一事一议,能谈两三个小时。我还请他们在英国伦敦做调研,带着他们去四川、山东、北京等地调研。实地走访了大量与孔子有关的遗迹,与上百人进行座谈。影片中呈现出来的人物故事,是从这些海量的采访、座谈中筛选出来的。在前采过程中,英方导演要克服语言障碍,与不同职业身份的受访人面对面交流,这样他们才能真实接触到中国的百姓。例如影片中坐火车回家的务工者,在孔庙工作的年轻学者,在石化公司上班的员工,英方团队都在前期花了大量时间与他们共同工作、交流情感,奠定了彼此的信任,才能够在镜头里自然流露感情。同时,我还为英方团队安排了多次和知名汉学家交流的机会。孔子和儒学是一个太深厚的话题,他们需要大量地补充知识,才能转化为影像呈现。前采对他们来说,是必需的学习过程。片子可以放大哪些部分,这是价值观的体现,是由导演思想决定的,因此,所有创作始终在我的把控中。几乎所有重要的现场我都在场亲自把关,不放过任何细节。可以说,我用心血在拍摄。走进孔子的过程,是情感深埋理性思考的过程。我这样的年纪与阅历,得做出能够留得住的片子了。
首播后,法国文艺评论家艾莲娜?罗谢特在《电视全览》杂志上撰文称,这部纪录片致力于勾勒出这位“以德治国”理论家的坎坷人生,并着重表现这位圣人如何根据其生活的时代特征来构筑其思想体系。该片从孔子门徒的记述和司马迁写的传记出发,呈现了儒家学说的概貌:一位结合了道德指令、尊重先祖价值观和同理心的学者,并分析了儒家理论如何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复又兴起。
“这是一部制作精良,贴近时代的纪录片,吸引我一气看完。”法国中国电影节技术与选片顾问龙爱乐(No?l Garino)这样描述自己的观影体会。他认为,该片在讲述历史和注重文化的同时又反映当代中国的面貌,因此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法国巴黎周易中心主任、汉学家夏汉生认为,该片对于想要了解孔子的法国观众来说,不失为一个入门的选择。他表示,儒家思想不仅在当代中国仍具有生命力,在当代法国亦然。孔子的很多提法,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求诸己”、“过而不改,是为过也”等都为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孔子的某些思想也与西方文明不谋而合,堪称全人类的老师,对西方社会同样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