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后,即同治七年十二月十四日(1868年1月26日),曾国藩在阔别京城17年之后,第一次进京面见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此时,曾国藩已经见不到老师穆彰阿的儿子萨隆阿了。在京期间,曾国藩与慈禧太后前后有三次对谈,所谈都是裁撤湘军以及直隶练兵等军国大事。慈禧太后与曾国藩到底谈了什么呢?这里且引用几句对谈,感受一下慈禧太后的真实问话风格:“慈禧:汝在江南,事都办完了?曾国藩:办完了。慈禧:勇都撤完了?曾国藩:都撤完了。慈禧:汝一路来可安静?曾国藩:路上很安静。先恐有游勇滋事,却倒平安无事。慈禧:汝出京多少年了?曾国藩:臣出京十七年了。”
如此等等,这些问话让曾国藩内心非常不耐烦,也让曾国藩非常失望。通过与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的谈话,曾国藩认为,“两宫才地平常,见面无一要语”,而同治皇帝尚小,没有和他说话,故而曾国藩说:“皇上冲默,亦无从测之。”
更令曾国藩担心的是,他发现朝廷实权其实已经掌握在军机处领班大臣恭亲王奕、文祥、宝鋆等人手中,曾国藩认为这些人权过人主。尽管恭亲王等军机大臣权力超过皇帝,但是他们几人各有缺陷,都无法担当重任。曾国藩说:“恭邸极聪明,而晃荡不能立足。”至于文祥,他虽然为人正派,但是“规模狭隘”,不懂得用人“自辅”。至于宝鋆,也是口碑很差。一句话,曾国藩对清廷已经失去了信心。
曾国藩是一个传统读书人,他的知识结构使他成为一个坚定的人治主义者。他所看到的晚清王朝的诸多弊端,也都是人事危机。然而,清王朝的危机不仅仅是一个吏治腐败问题,更根本的是延续二千余年的中国君主专制体制已经走到了尽头。在西方势力的冲击之下,中国君主专制的制度危机正在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