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张国刚谈清华史学传统(4)

2016-11-13 13:00:58      参与评论()人

但清华的史学传统在规模和布局上有自己的特点。在学科规模定位上,与现在很类似,规模不大,力求人事要精,即使在清华史学最鼎盛时,也很难跟北大史学系人数相比。由于清华有庚款留学可以吸引优秀学生,同时因为庚子赔款的财政保证,待遇好、工资高,而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有时候就难以保证高校的工资,所以清华能吸引到很优秀的学者,慢慢形成了小而精的传统。它的好处是不那么八股,不用那么面面俱到,找一些名教授撑摊子,学生学习的课程也不求全,不重知识灌输,更重能力培养。清华学生科研能力都很强,一个时期中,半数本科生在学习期间就发表研究论文,邵循正、夏鼐、吴晗都是在读书期间就已经崭露头角。

但是,西南联大时期,清华历史系的人心已经受到战争的影响。英国剑桥大学就向陈寅恪发出了邀请,他想去,后来没去成。那取代陈寅恪的是谁呢?是古斯塔夫·哈隆(Gustav Haloun),哥廷根大学的汉学教授,是匈牙利人(苏台德人),可能有犹太血统,在德国不得志。季羡林也在他手下干过,但他不是季的老师,季的老师是瓦尔德施米特(Waldschmidt)——是陈寅恪在柏林的同学。从这件事来看,清华历史系的老师,人心不定,战争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1952年院系调整前的清华历史系培养了哪些著名的学生辈史学家?

张国刚:清华大学历史系招生数少而精,苗子选得好;在校期间注意培养研究能力,提升学生古文献研读能力及外语水平,人才普遍成熟较早,除了前面讲的加入师资队伍的吴晗、邵循正、夏鼐等人外,还有张贵永(曾在汉堡大学执教多年)、罗香林、姚薇元、谷霁光、孙毓棠、黄绍湘、何炳棣、丁则良等,年轻的则有胡如雷、万绳楠、何兆武、齐世荣、刘桂生等。张岂之先生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研究中国思想史等。

从1952年院系调整到1993年历史系恢复建制,中间有四十多年的空白,清华史学传统就此断裂了吗?

张国刚:院系调整时,清华大学历史系的师资星散。陈寅恪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已经执教多年;雷海宗调到南开大学历史系,是世界史学科的带头人;吴晗解放后就从政去了,担任北京市副市长;孙毓棠调入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青年教师王永兴等也辗转去人民教育出版社当编辑;1950-1952年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的邵循正、周一良则均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刘崇鋐早在1949年就去了台湾,曾在北平的清华大学历史系任教的郭廷以、清华大学毕业生张贵永也都在台湾任教,他们构成了清华史学在台湾的余脉。

五十年代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是中文系出身,人文学科虽然砍掉了,但是老清华的文科图书全部保存了下来。公共课程中,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依然继续,中国科技史、建筑史的教学和研究,还有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清华大学逐渐恢复人文学科,中文系之外,1985年成立的思想文化研究所,设计初衷是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和哲学(思想文化史)的研究。张岱年、张岂之、李学勤、钱逊曾先后任该所负责人,1991年葛兆光等调入思想文化研究所。清华大学的历史学传统不绝如缕,浴火重生。

1993年历史系恢复建制后,如何接续上老清华的史学传统?

张国刚:1993年,历史系恢复建制;2000年,哲学系也正式复建。后来,2003年,思想文化研究所与历史系合并,组建了新的历史系,但思想文化研究所的名称和建制继续保留,李伯重教授从经研所调入,李学勤、刘北成和我从外校调入历史系,历史系教师一下子增加到三十多人了。

记得有一次历史系开教授会议,好像是在古代史教研室,李学勤、葛兆光、李伯重、秦晖、彭林、王晓毅、廖名春、刘国忠和我都在座(侯旭东等还没有引进)。李先生说,现在国内大学历史系的古代史,能聚拢这么一些人,还是不容易的。

现在虽然资深教授的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这些年来赵平安、侯旭东、倪玉平等一批教授和年轻副教授的引进,已经使清华历史系生机勃勃。在世界史和近代史研究领域也有一些才俊任教。目前历史系的发展思路总体上应该还是保持老清华的学术传统:教师队伍和学生人数,少而精;研究课题,专而深。历史学的各个断代和分支,都要分兵把守。我们有理由相信,清华大学历史学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

封面张国刚像:刘筝 绘

录入编辑: 朱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