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意义上的汉语语法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以1898年《马氏文通》的出版为肇始。20世纪30年代,陈望道、方光焘在上海发起“中国文法革新讨论”,把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引进了汉语语言学界。到了1950年代,汉语语法学进入全面发展时期,而汉语词类问题的大讨论是当时语法学界的一件大事。
1950年代,苏联语言学界认为词类是“词汇·语法范畴”,一些中国的语言学者借鉴了这一观点,认为区分汉语词类时应该采用词义与功能并列的双重标准。在这次大讨论中,一篇署名胡附、文炼的论文——《谈词的分类》——首次明确提出词分类的标准只能是功能,指出苏联当初提出“词汇·语法范畴”本意在于说明词类的性质而不是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尽管观点显然受到了方光焘“广义形态”说和陈望道“功能”说的影响, 但这篇论文理论上的鲜明和分析上的通透令汉语语法学界印象深刻,更被苏联语言学权威刊物《语言学问题》全文译载。
于是,胡附、文炼这两位三十出头的青年语法学者就此成名,他们就是胡裕树和张斌。从1950年代开始,这两位语言学家的学术合作持续了长达半个世纪,成为学界的一桩佳话。
“学无止境研究不在多而在精”
张斌把自己的90载生涯分成三个阶段:前30年在兵荒马乱中艰难求生;中间30年国家得到解放,但是运动不断,所以忧喜交加;1980年代以来的后30年生活愉快,终于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些语文工作。
1980年代开始,张斌的学术研究进入井喷时期。胡裕树比张斌年长两岁,当时身体已经比较衰弱,因此鼓励张斌在两人的合作之外独立撰写论文阐述语法思想。张斌思想活跃,语感敏锐,善于从国外先进理论中得到启发,运用到汉语语法的研究中。1990年代起,张斌进一步吸收心理学、逻辑学、信息科学等近旁学科的研究成果,用以探索汉语语法分析的新问题。在《中国语文》等重要刊物上他发表了大量观点新鲜的高质量论文,提出了语言信息结构理论等新知识,再次为现代汉语语法带来突破性进展。
2000年开始,张斌以80岁高龄主持编写《现代汉语描写语法》一书,这本大部头的语法专著历时10年才完成。虽然具体章节主要由他的学生后辈们负责撰写,但从开始时的策划、定纲,到初稿、终稿完成后的审阅、修改,张斌都亲力亲为。张斌说,研究不在多而在精,这也是他的笔名“文炼”所包含的写作精神。
之所以能够不断在学术上有新的发现,张斌的秘诀是永远关注国内外最新的理论动向,“我虽然年纪已经这么大了,但我有时间和精力的话还在看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学无止境。新的情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是要不断关注的。”
刘慧清1996年进入上海师范大学读博士,跟着张斌和应用语言学教授范开泰学习语法。令她印象深刻的是,92岁高龄的张斌还经常让她帮忙买书,书单上都是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张斌的另一名学生胡建锋也认为,张斌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家和他思想上的开放是分不开的。他举例说,学院经常会请一些有海外研究经历的学者来做讲座,这些学者都是张斌的后辈,但他们吸收了很多国外的研究理念,张斌每次都会和学生一起来听讲座,不仅坐在第一排,还会记笔记,这种虚怀若谷的开放精神令他深受感动。
“儒家风范,如沐春风”
对于作为教师的张斌,学生和同事们最津津乐道的有两件事,一是他从来不迟到,二是他始终坚持站着上课,直到93岁告别讲台之前都是如此。张谊生1992年考上张斌的博士,现在自己也已经是博士生导师,他说:“张先生绝对不会因为自己私人的事情影响学生上课,他觉得上课是非常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