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一场名副其实的古典穿越

保存图片 2018-05-09 09:17:58    艺得  参与评论()人
图集详情:

古典与现代美学观的差别,其实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

一场古典主义的穿越,曾经与朋友讨论过一个有趣的话题,他问:如果达芬奇在我们这个时代,会怎么画画?

乌克兰艺术家 Alexey Kondakov他自问自答:他应该不会画古典,而会画得像毕加索一样。理由是古典与现代美学观擅变,以达芬奇的新潮,他应该不会落于人后。

这组作品是来自乌克兰的艺术家Alexey Kondakov通过数字合成技术为我们展现的情景。

古典油画中的人物,被他一个个地搬到了现代生活场景中。

客观地来说,这个系列作品除了创意颇为有趣之外,并无多少艺术价值。

将那些我们熟知、或者眼熟的名画中的人物,“抠”出来放进现代的场景当中,会玩个“PS”的人基本上都能做到。

但它们还让我心头一动,这到并非是两个时空的矛盾瞬间所创造出的另一种难得的美。

而是在看这些作品时,我突然觉得艺术史上争得不可开交的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新潮之间的美学观点之间,其实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最起码它们看上去,还真没有多少违和感。

即使你对面阳台上,站着一个长着翅膀的天使,这画面看上去,也是那样的自然唯美。

如今真实的合成技术,已经几乎让人看不出任何瑕疵,Kondakov在解读自己的作品时曾解释道:

“将众神和天使安排到大家所熟悉的生活场景中。

能让大家感觉到那种传承千年、一脉相通的共同人性,这也正是我们分享共同信仰、联结彼此的纽带。”

但如果继续我与朋友的话题,这到底是科学技术的胜利?还是达芬奇的胜利?

因为事实上在这种作品中所产生的和解毕竟还是廉价的。

它即无法让我们回到充满人性光辉与尊严的古典时代,也无法证明“毕加索”们的真理性。

所谓“乡愿者、德之贼”,这种“老好人”式的作派,即不能解决真难美学困境,也耽误了勇敢者的前行。

但若说达芬奇在我们这个时代会画成“毕加索”,却是我打死也不会认同的。

记得我当时的回答是:达芬奇在我们这个时代,他不会是“毕加索”,而会是“爱因斯坦”。

他不会为一个他所创造的“古老世界”去穷尽它的可能性,而是会用他那超前的智慧、和超人的勇气去创拓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个解决了科学与宗教的冲突,跨越了存在与虚无的界限的新世界,尽管这话说得大而无当,甚至有点不知所云。

但毕竟在西方艺术史上,只有达芬奇一人看到了大炮坦克,看到了飞机轮船,也只有他一个人,透过时代的迷雾,在遥远的古代,看到了五百年后的未来。

关键词:毕加索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