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念
每个中国画家的成功首先本自对事业的钟爱和热情,并且往往将其看成是自己的生命。卢化刚致力于山水画创作执拗地发奋努力,同时,也品尝着其中的甘苦。他企图用超脱的视角表现他希望看到的、理想中的天地景象。
卢化刚跟师丁雪峰先生多年,坚持最多的就是临摹《早春图》等经典作品,以便从中获得新的元素和营养。在他笔下的古木寒林,较多地借鉴了明清人的风格,尤其是笔墨技法,率直抒写不求风华外露,他的高明之处在以行楷笔法为基渗透篆籀的古拙,使树木充满了活力和生趣,他聪颖和灵逸的笔性使一点一画犹如锥画沙、屋漏痕般充满意趣。他将繁复的景物穿插组合在一起,形成远近、高低、虚实大小的、丰富多彩的对比变化,在视觉空间上巧妙地运用了宋人的丘壑,平远、深远统一到画面的空间井深之中,在烟霞岚雾、阴阳开阖的氛围渲染之中达到“无蹊辙可求,亦不知下笔处”。他努力将明清的笔墨、宋人的丘壑、元人的萧条淡泊、闲和严静与近世的制作构成手法,有机和谐地排列组合,升华为一种至清至透的精神境界。
卢化刚借助画面传达着自身远离尘寰,神接寂寥的精神世界和唯美主义追求,神韵意境中渗透出对传统经典的师承。这是因为他对传统的整体把握。同时,又不拘泥于传统。他意识到传统是一个不断丰富的整体,是在特定历史与文化演进中形成发展的。中国山水画以单纯的视觉形式,提纯自然物象为简单的符号,表现出一种境界的“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山水画中的一种内省的、淡泊的平和的精神、一种自然宁静与人性平和的美,总是值得去表现的,他的作品总是试图以最简单的画面来传达丰富的意境,深厚的思想,对他来说,真实的山水环境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用简单的绘画语言符号营造出最意蕴深远的境界。如获得2012年中国画双年展的《塬上秋晚》作品,就更能体现出这种风格。
对于卢化刚先生来说,山水画用笔的书写性是一个追求,毛笔、宣纸的特性与中国画的书写性始终是不可分离的,二十世纪在西方画种的冲击下,很多画家放弃了传统中的这一基本话语方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下仍然还有众多迷途者。化刚对于此有明确的认识是在于他内心表现要求的提升。他认为,六法之中,无笔墨其他皆无,笔墨就是内容,极致的笔墨是作品的一切所在,因而他研究石涛的笔势,董其昌的线条质感,黄宾虹的一团墨、一个点,都试图在他的创作中得到应用。
卢化刚山水画植根于传统,对传统笔墨艺术的本质着力去认识和领悟,从“师古、造化、心源”的三者关系中,积极地实战“以古维新”这一亘古弥新的课题。在他的每一幅作品中都有古法的痕迹,而又明显地呈现出似是而非的新意,这说明,化刚追求传统,追求传统的笔墨美、气韵美,但也追求现代感觉。
人物评价
著名画家丁雪峰先生曾这样评价卢化刚的山水画:卢化刚山水画根植于传统,对传统笔墨艺术的本质着力去认识和领悟,从“师法、造化、心源”的三者关系中,积极的实践“以古维新”这一亘古弥新意的课题。
有道是,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山东莱芜北部山区山水滋润了他,养育了他,也给了他承载故乡钟灵毓秀的艺术灵性。愿他在植根于传统民族文化传承氛围中,积极探索融合其艺术精品,而受众喜爱。
公司:北京诗雅轩画廊有限公司。电话:18610122699,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4号
审视刘艳会的青绿山水会发现,他在刻意营造“精神归宿”的同时,在画面上打破“工笔”与“写意”、“水墨”与“重彩”的界限,让腕底的笔墨进入随心所欲的自由状态,在呼应当中、对比当中产生视觉美感。
品读傅书中的山水画,仿佛其笔下能驱山走海,聚散风云,神思融趣,另我耳目一新。尤其是那用笔苍辣锋转的焦墨山水画。干裂秋风,纵横万状。黑墨团中,虚实藏露。烟云浩渺,俯仰其间,而叹造物之雄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