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莫让“回娘家看看”失了本味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光明日报通讯员 麦钊丽
“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这首耳熟能详的《回娘家》,唱出了无数外嫁女儿回娘家的真情实感。
近年来,南方多地相继出现“外嫁女回娘家”活动,其初衷是外嫁女相约回乡敬亲孝老,捐赠钱物回馈乡邻,共同见证家乡变化。特别是春节、“三月三”、母亲节、清明节、重阳节等节庆日期间,广西南宁、玉林、贵港、钦州、梧州、北海、防城港等地活动频频。
记者在各地走访发现,“外嫁女回娘家”活动通常由外嫁他乡的女士们集体自发提议,外嫁女自筹资金、自愿参与,娘家村中的叔伯兄弟帮助出力。活动内容大同小异,有迎接、巡游、祭祖、慰问、聚餐、文艺表演等,还有摄像机、航拍机全程记录。
但近期一些地方举办的“外嫁女回娘家”活动,出现大搞排场、铺张浪费、奢侈攀比、大操大办、摊派捐款等不和谐现象,引起基层群众议论纷纷,让原本温馨的“回娘家看看”失了本味。
跟风攀比不可取
随着“外嫁女回娘家”活动的兴起,一些地方的活动慢慢变味,有群众认为这项活动“已经严重演变成为跟风、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
广西某市委宣传部的一项调研报告指出,“外嫁女回娘家”活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奢靡浪费、排场攀比严重,活动普遍存在铺红地毯、搭欢迎拱门、请摄影团队,以及购买旗袍、彩旗、燃放鞭炮等,全村一起大吃大喝,少则一天一夜,多则两三天;二是花费高,一场活动通常开支10多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为了筹集资金,有的村向所有外嫁女每人收取几百元活动费,参与村民也被迫凑“份子钱”。
自2013年《爸爸去哪儿》大获成功之后,“真人秀”成为我国综艺节目中非常热门的品种,各种节目一拥而上,极大丰富了观众的娱乐视野,也让观众积攒了丰富的“套路判断”经验
最近,一种无论你说什么都会被人围起来夸奖一番的“夸夸群”走红网络,有人趁热打铁将其明码标价做成了一门生意。记者发现,不仅“夸奖”可以用钱买,一些网络平台上还有代喝奶茶、代吃火锅等服务在出售
新“四小花旦”等评选的陆续展开,给大众释放了一个信号:演艺圈又要更新换代了。如果是以10年为一个轮回,上一个10年的演艺圈被80后们把持着,明星靠青春颜值和人气流量上位,却形成了“演技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