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正文

最后的天子门生:晚清末代进士的命运沉浮

2018-03-10 12:11:03    澎湃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在此时代巨变中,癸甲进士无论选择如何出处,都既需要努力应对难称完满的现实世界,同时又要尽力维系日渐失落的“意义世界”。从政治立场及政治行动来看,辛亥后他们中只有少部分坚持做清朝的“政治遗民”;但从文化认同和文化心理来看,他们中绝大部分都是传统文化的“文化遗民”。毕竟,他们历经数十年的研习和浸淫,精通传统经史之学既成为他们的晋身资本,也形塑了其文化心理和文化品位。在“中体”与“西用”二分的巨变时代,中学更是他们安住身心、寄托情感的重要支撑。在转型时代,他们不断尝试融通各种传统思想资源,赋予其新义,以便能在用世、养身与治心之间有所依归,并维系其已受挑战的“意义世界”不致彻底坍圮。在此过程中,传统同乡、同年、同僚、同志、同族等关系不断叠加重组,形成一张张复杂宏阔的人际关系网络,以塑造新的身份,维系群体认同,并伴随他们在时代巨变中升降浮沉。

传统中国的近代转向,需要面对的不仅是现实世界内物质层面与制度层面的建设问题,还有更加深层的“意义世界”重建问题。清季民初中国社会的剧烈激荡与变革,外层物质文化、中层制度文化与底层思想文化的变迁,其实并不同步。改试西学策论后,考官阅卷仍然坚持“圣贤矩矱”;留日进士剪辫易服,也还要仰赖旧有功名与政体;癸甲进士入民国后,主要还在维系传统的“意义世界”。凡此种种,都可看出社会各个层面文化的变迁并不均质,步调也难于一致。晚清新政主要致力的,更多还是针对中层制度层面进行改革。透过进士馆的个案也能看出,清廷其实对此不遗余力、用心良苦,但未收其效,已失其政。科举革废,帝制终结,使“制度化儒学”失其依托。但是,“‘制度化儒学’的寿终正寝,并不表示中国文化的消亡,甚至也不表示儒学的消亡”。传统儒家在制度层面的瓦解,并不意味着其在文化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影响完全消失。制度的儒家已然终结,但文化的儒家尚在延续;经学化的儒家已经退场,而子学化的儒家尚有新境。透过考察进士馆的设立运作及癸甲进士的升降浮沉,亦可得见中国近代转向中制度建构的努力与曲折,以及文化传统的断裂与延续。

今天,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帝制后期儒家的最高“神圣空间”,已辟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游人如织。大成门外的廊檐下,静静伫立着198通元、明、清进士题名碑,讲述着这些传统文化精英曾经的毅进与恩荣。其中,即有光绪癸卯科及甲辰恩科进士题名碑。甲辰题名碑旁,特以铜牌镌字,曰“末科进士题名碑”,并以中英对照的文字略述始末,其中特别举称“新中国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沈钧儒——来自浙江秀水的二甲进士,清末民国时期的宪政志士,新时期的政法领袖。题名碑上有关沈钧儒的信息,或因后人特意琢磨,去除尘障,显得格外清晰。

关键词:清朝历史
 

为您推荐:

古代钱柜什么样?

2018-03-09 10:47:40 家具 钱柜

我们离真正“大女主”还有多远?

2018-03-09 10:42:25 女性 性别 妇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