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正文

遥远的中秋节

2018-08-23 13:52:28  雷玉伟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记得小时候,村里人对中秋节并不怎么重视,即便比较讲究的家庭,也仅仅是买包月饼而已。我曾经问过父亲:咱家为什么不过中秋节?父亲吧嗒两口旱烟,瓮声瓮气道:中秋也算节?地里的庄稼咋办?

正是收秋的农忙季节。地里的苞米熟了,要赶紧收回来,然后还要犁地种冬小麦……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来年的饭碗都指望这几天,大人们自然忙得昏天黑地。白天,父亲脚不沾地赶着大车将那些苞米拉回来,卸到院子里,然后急火火地吆喝着牲口上地,我们姐妹则忙不迭地甩棒子上房码垛。等几垛苞米骑着山墙码完了,天也黑下来,刚想坐在房檐边上喘口气,却不料,猛然发现一轮明晃晃的大月亮,正不知不觉地蹲在邻家房顶的树冠上。

母亲做好了饭,明朗的月亮下,一家人围着小饭桌,个个银色勾身。父亲照例要喝点儿酒,母亲分给我们每人一块月饼。我最小,父亲逗我:“喝口酒。”我撇嘴抗拒:“辣了吧唧的,不好喝。”父亲说:“小丫头懂什么?吃香喝辣,在论的。”我不理,仍旧埋头喝粥吃饭就着我的咸菜疙瘩。月饼舍不得吃,用手托着,小心翼翼,生怕渣子掉下来浪费。

那时候,八九岁的我,对中秋的渴望全集中在月饼上。有了月饼的中秋才是节,若是没有,和平常的日子又有什么区别呢?至于很圆很大的月亮,俗常风景而已,没什么稀奇。

真正对月亮着迷,则是在上了初中住校以后。那时候,接触了很多关于月亮的诗词,比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比如“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忽然发现月亮很美,月色下会发生很多令人心动的事情。放秋假回家,一个人悄悄爬到房顶上,看月亮初升,看如帛的月光穿过婆娑的树隙,倾泻着淡淡的清辉,看得如醉如痴。

后来,随着年龄增长,工作和生活的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子过得匆忙潦草,没有心思在意季节变化,在意月亮阴晴圆缺。只是当不经意间看到街头巷尾的糕点摊,摆满了琳琅各异的月饼,才会怅然若失,哦,又快到中秋节了。

有一年的秋天,住在京西模式口外。中秋那天,趴在阳台上,看一轮大月亮安祥地卧在山脊,看月色溶溶中山峦葱郁,忽地就想起了生我养我的农家小院,忽然之间,就有了泪。

于是发誓,以后年年回家陪父母过中秋!岂料,愿好许,成就却难。工作家庭,老公孩子,俗务种种,北京离家乡虽然几百里之近,却有了关山万里之遥。

终于,中秋和国庆的假期连在了一起。很多人忙着去旅游,我则一门心思想回家。进村了,秋阳正好,空气中洋溢着喜气洋洋的过节的味道。母亲守在大门口,说琢磨着你们快到了。进门,父亲却不在家,一问,才知上地去了。要忙着掰苞米,又要忙着码垛上房。生活如常,忙碌如常。

晚上,一家人就像三十年前那样,围着小饭桌说话聊天,也是披着月色。父亲依然要喝点儿酒,只不过,这次是我陪着父亲喝的。柔美温润的月色流泻在他头上,一片银白,父亲笑的很开心,一脸的皱纹拥挤在一起。我醉了,似乎又没醉。酒兴微醺,生活也微醺。

回到北京后,回想故园中秋,不禁感慨:“月落中庭一地霜,家人围坐话秋凉。柴门轻启流岁月,生活依旧景如常。”

我心里永远有一个月亮,那是故乡的月亮。

(作者:龙源(北京)风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雷玉伟)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25-03-31 17:53:32油菜花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25-01-16 09:41:03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25-01-13 10:30:03北京中轴线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