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7日至2018年12月4日,海淀区文化馆举办的“春到中关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摄影展”,以摄影形式全方位、多领域展示海淀区中关村的城市变迁、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和发展成就。一幅幅历史影像,刻画出中关村创新发展的四十年之路。
过去:40年蓬勃发展孕育“中关村精神”
40年前,中关村是北京的近郊区,境内阡陌纵横,草木丰茂。40年后,海淀高举创新大旗,已将中关村建设成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成为“中国硅谷”。1978年,海淀区最有名的企业还是海淀锅炉厂和四季青锅炉厂,如今,四通、联想、用友、新东方、汉王、新浪网、百度、神舟、京东、美团、小米、滴滴等中关村企业,早已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闪亮名片。
34年前,中科院计算所传达室一间小平房里,一群“憋”了多年的科技人员开始创业“联想”电脑。从一家极不起眼的小公司,到年收入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控股公司,“联想”,不仅成为中关村的一张名片,更是走向全球的中国知名品牌。74岁的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曾感慨万千:“我是抗日战争时期出生的人,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之弱。今天,中关村能发展成这样,国家实现这么大的飞跃,是做梦也梦不到的。”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它就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1999年8月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北京市政府派出机构对园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从柳传志的“拼”劲,到雷军的“小米加步枪”,从王选的“狂热探索”,到刘强东的“以奋斗为乐”,一种精神贯穿中关村改革发展的40年……正是凭着这种精神,40年间,中关村旧貌换新颜:2017年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全年共获专利授权4.3万余件。
这些只是中关村蓬勃发展全景的“一角”。目前,中关村新兴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在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中均成绩优异,它也成为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枢纽。如今中关村聚集了全球跨国企业顶级企业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360多家;归国留学创业人员3万多人,高端化趋势更明显。中关村在示范引领全国上也取得优异成绩,2017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4000亿元,占全国的34%,与此对应,中关村企业和高校院所投入的科研经费大概只占全国的1/10。
中关村,是海淀的中关村,是中国的中关村,更日益成为世界的中关村。
当下:以青春的名义追梦中关村
“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青年人才成才铺路搭桥,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重要论述体现总书记对青年人才的殷切期望,为做好新时代青年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
树立青春榜样,汇聚梦想力量。9月至12月,第十五届海淀文化季的重头戏“启航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献礼改革开放和中关村创新发展40周年文艺演出”在海淀北部文化中心上演,传承发扬中关村精神,引导青年人谱写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海淀篇章。11月3日上午,2018年海淀文化季“奋进新时代,壮阔四十年”海淀高校青年大型文化定向越野活动在圆明园成功举行。来自30余所高校的150名青年积极参与本次活动,通过游园体验结合定向越野,在紧张有趣的各个环节中体会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就,领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工作所取得的突出成果,了解学习海淀文化相关的各类知识。10月26日,海淀区图书馆(北馆)携手雄县教育局、温泉苏家坨学区管理中心共同举办了2018年文化季——“颂经典唱繁荣”海淀、白洋淀青少年展演活动,推动了两地青年交流。
青年人才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社会群体,青年时代是最能出创新成果的黄金时代,对推进创新驱动战略起到重要作用,可以说,青年人才是中关村创新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和最关键的支撑。多年来,中关村着力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培养青年,切实解决青年人才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青年人才成长成才营造宽松的环境,通过引导青年人才把个人追求、自身发展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让他们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功立业。如今,中关村的创新空间已进一步优化拓展,中关村大街改造提升步伐加快,中关村创业大街累计孵化团队1900个,创新环境明显提升,中关村大街国际人才社区加快建设,人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方面,除了海淀文化季为青年搭建舞台,每年举办的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也让中关村青年在文化的滋养和哺育中焕发青春活力。
未来:打造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海淀样本
“文化+科技”已成当前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和重要前进方向,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也成为文化工作者的自觉。海淀区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2018年要加快形成文化科技融合新动力”。海淀区文化资源富集、科教创新资源密集,是高度活跃的文化中心和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海淀区委书记于军表示,该区已经统筹20亿支持资金,将撬动200亿社会资本,培育文化科技融合重点项目。
作为我国科教资源最密集的区域,海淀区集聚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80多所高等院校。区内国有科研院所144家,其中中科院院所26所,占北京地区中科院所数的60%。
在位于海淀区的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高伟博士正在着手完善一项以三维建模和VR、AR技术保护古建的项目。他们利用无人机等设备对古建筑进行数字影像采集,然后生成三维图像,用于参观和保护。其机器视觉课题组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场景三维重建、视觉定位与姿态估计、机器人视觉导航、视觉伺服、目标检测与跟踪等,目前已具备国际领先水准。
海淀区一些企业凭借丰富的人才、科技和文化资源,主动开展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形成了较强的竞争能力。如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完美世界(北京)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文在线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均具有较强的文化科技融合意识和较高的技术转化应用水平。通过加强关键技术、装备、系统研发,不断提高文化内容的科技含量,不仅大大开辟了企业发展的有效空间,积累了各自的独特优势,还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来了切实的利润增长,体现了创意创新为首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的强劲驱动力。
未来,要打造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海淀样本,中关村应立足文化科技资源禀赋,建立健全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创新发展新动力,使文化自信转化为区域创新发展的优势和底气,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硬支撑。
中关村创业第一人陈春先、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两通两海”、北京首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联想、搜狐、百度、网易、人工智能芯片、人脸识别技术、液态金属3D打印等内容,均在《中关村》得到呈现。
作为兰州历史文化研究、收藏、展示、传承的交流中心,兰州市金城文化博物馆是了解金城文化历史、现代与未来的重要窗口,更是保护兰州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繁荣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
2018年11月2日至4日,第六届世界江门青年大会首次登陆北美地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举行。会议期间,围绕“湾区经济与青年发展”的洛杉矶论坛吸引了来自中美政商各界嘉宾的共同参与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