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杜甫在《成都府》中描绘了成都歌舞升平的热闹场面。唐代后期,随着国家经济重心南移,成都与江南新兴商业城市扬州共同成为“号为天下繁侈”的经济中心,有“扬一益二”之誉。
展厅里的唐代蜀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成都的工艺水平和文化风貌。眼前这件团窠对兽纹夹联珠对鸟纹半臂,长80厘米,宽65厘米,由两部分组成,黄地的部分是蜀锦,红地的部分是粟特锦,又叫波斯锦,颜色艳丽,久不褪色。这件织物中西合璧,是唐代中西方经贸文化交流的印证。另一件宝相花纹半臂,图案为唐代流行的宝相花,由盛开的花朵、叶片等组成团状花形,尽显富丽华贵的大唐气象。
唐末五代时期,成都地区歌舞宴饮之风盛行。后蜀宋王赵廷隐墓出土的伎乐俑数目众多,神态各异,全身彩绘,且加以描金装饰,是迄今所见西南地区最精美的彩绘陶质伎乐俑组合。其中的彩绘陶吹排箫俑,头梳高髻、插花钿,身着外红内白的双层褙子,双手持排箫,放于嘴边作吹奏状,神情专注,仿佛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
宋代成都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就诞生于此。伴随着经济繁荣,市民生活也更加多姿多彩。成都出土的宋代文物种类丰富,其中不少与下棋、品香、点茶、插花等生活时尚相关。成都天府新区万安镇宋代砖室墓中发现的一套青铜象棋子,共有30枚,比现代中国象棋少2枚“象”、1枚“炮”,多1枚“卒”。据文献记载,象棋早在战国时期就已产生,至宋代已经家喻户晓,广受欢迎。宋墓中随葬的象棋,印证了象棋在宋代的流行。宋人讲究生活美学,作为日用品的宋瓷,以清丽雅致著称。定窑白瓷孩儿枕是宋瓷中的精品。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孩侧身安睡,表情自然宁静,栩栩如生。瓷胎细腻,釉色白中发暖,给人以柔和温馨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