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弄人。也正是缘于上述遭际,引发了胡昌民的“个人突围”以及对象牙雕刻行业的一系列思考,从而写下了旨在保护传承这一特殊技艺的《上海象牙雕刻》。
民族瑰宝文化传承载体
中国象牙雕刻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据近代考古发现,山东大汶口、河姆渡、良诸文化遗址等地都出土了古代象牙制品。
在上海,考古同样发现了象牙制品。在青浦县重固镇西侧的一座福泉山古墓遗址中,发现了一件残长二十五点四厘米,刻有兽面纹的象牙雕刻,属于距今约五千二百至四千二百年历史的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在同属良渚文化的周边遗址中,还出土了象板、象笏等象牙雕刻品。
然而,作为一种以观赏性为主的高端工艺品,象牙雕刻在上海虽有悠久历史,但其本土化发展仅仅发生在近两百年间。客观而论,上海本地并不产大象,原来也缺乏牙雕人才,却在短短两百年间,经数代艺人艰难努力,终使象牙雕刻这一特种产业在本埠落地生根、缓慢发展,专业人才也生生不息、代代传承,产业规模甚至演化成曾经的全国牙雕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胡昌民对此分析说,综观上海牙雕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中一些内在原因:“主要还是由于象牙雕刻本身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而且还有着宝贵的经济价值。鉴于上海的地理位置,在文化和经济方面作为东南沿海各种文化集散交流的重要城市,以及产、经、销各方面的人才济济,这些基本因素,使得这一特种手工艺产业在上海具备了生存和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
由于昂贵,象牙雕刻制品过去多被皇宫权贵和少数富豪拥有,流传于民间极少。上海历来不产象牙,完全依赖域外进口,原料极其匮乏。因此,这一品类手工业的发展相当缓慢。直到距今近两百年前,自苏州来沪的木雕艺人王守安,由红木家具改行做象牙雕刻,才开始了上海本埠民间从事牙雕的个体制作业。自此,这方面的手工艺人才逐步在上海凝聚起来。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第二代七位上海牙雕艺人师承王守安,逐步形成上海牙雕最早的基本技术队伍,以后又由这批弟子分别带徒传艺,开枝散叶,开始了快速的横向扩展。同时,各自立门户的牙雕作坊或店铺,都有各自独门绝活,专攻拿手的长项。这时的象牙品种,已由原来大同小异的小件实用工艺品,发展成立体的人物圆雕、多层次的山景圆雕和仿古摆件。此时,象牙被雕刻成丰富多样的品类销往内地和海外。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沿海门户被迫打开。商业的兴起带动了包括牙雕在内的手工艺产业,象牙雕刻个体作坊纷纷兴起。彼时在制作品类上,基本是烟枪、图章、鼻烟壶、胭脂盒、手杖柄和花鸟笼、筷、麻将牌等,以及文房用品和一些小型实用品、附属装饰品。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一百多年,是我国牙雕艺术逐步走上全盛发展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象牙雕刻开始大规模从宫廷转入民间,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在中国多个文化经济中心城市,以各自独有的特色争奇斗艳。
上世纪二十年代,是上海牙雕业早年的兴盛时期,制品技艺开始成熟,并跻身全国同业京、粤、沪三大牙雕产地之列。上海牙雕艺人利用每年关帝诞辰日和盂兰盛会的时间段聚集两次,洽谈生意加强产销联系。1920年,牙雕艺人在蓬莱区张家弄55号集资建造永凝堂“象牙公所”,这是上海最早的牙雕同行业组织。这一时期上海的牙雕技艺已趋成熟,普通品种的筷、烟嘴、图章等工艺加工精致,抛光磨亮精光细滑,工艺品质被称为“道地”的上海货而被市场青睐,曾出现一批牙雕艺术珍品,如《鹊盒》《裁剪刀》《松鼠葡萄盘》《四季花卉笔筒》等(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