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文化 >

老北京的端午习俗:吃五毒饼、“扔灾”

老北京的端午习俗:吃五毒饼、“扔灾”
2021-05-26 15:26:43 新华网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相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所设。每逢端午,民间都有挂香袋、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北京民俗协会民俗学专家韩硕说,老北京的端午节从五月初一开始,持续到五月初五。除了吃粽子,插蒲艾,老北京人还讲究吃五毒饼。五毒饼是人们为端午节特制的一种圆形糕点,上面印着五毒(蛇、蜈蚣、蝎子、蜘蛛、蟾蜍)图案。据说吃了它可以增强抵抗力,灭虫免灾。

老北京人还有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韩硕说,端午节喝雄黄酒是很有“说道”的。在“白蛇传”的故事里,有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真身的桥段。因此,人们认为蛇、蝎子等害虫可由雄黄酒破解。大人喝完雄黄酒后,还要蘸着雄黄酒抹在孩子的耳朵、鼻孔处,以驱邪避害。

“扔灾”也是老北京重要的端午民俗。五月初五这一天,妇女要佩戴红绒花,到正午时分要把红绒花摘掉,扔在路边,据说这样就可以扔掉身上的晦气。

端午节时,孩子是人们祈求神灵庇护的重中之重。女孩要在胸前别上“缯子”,据说这种用彩色丝线缝制、样子跟粽子类似的布艺可以驱邪避恶。男孩则在颈上挂一个葫芦,里面装着五毒,意思是“收”了五毒。

家住通州区定福庄东街的任翠苹老人说,端午节时,孩子们身上的“缯子”和“葫芦”成了小媳妇们相互炫耀的资本。任翠苹老人说,当年她为女儿缝的“缯子”方圆好几个社区都有名呢。

从五月初一开始,老北京人家家都要在大门上贴上鬼王钟馗、祛瘟之神孙天师的画像。等到初五,人们要用毛笔蘸着朱砂给他们点上红色的眼睛。老北京人称作“朱砂判儿”。

老北京的端午节还有一个叫法:女儿节。出嫁的女人要在端午节的时候回娘家探亲。74岁的刘大栓老人回忆说,端午节的时候,那些手臂上系着彩色丝线、胸前戴着红绒花的小媳妇成了老北京一景。

五月初正是樱桃、桑葚等水果成熟的时节。因此,老北京人过端午节还有吃“五月鲜”的说法,据说吃了“五月鲜”整个夏天都不会有蚊虫叮咬。

此外,老北京的粽子也有讲究。与南方的糯米粽子不同,老北京的粽子用江米、黄米、小枣做成,俗称“二米粽子”。据说“二米粽子”要在端午节头天包好,第二天吃才劲道。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

    2021-05-07 11:44:38 北京市曲剧团
    2021-05-07 11:34:48 北京市曲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