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曲艺竞技 > 正文

多元探索中发现小剧场戏曲的崭新跃动(2)

2016-12-26 15:59:00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我认为,小剧场戏曲对整个戏曲界的“出人出戏”有推动作用。有些作品从艺术和思想上来看,可能有一些幼稚,但我们可以敞开大门,允许他们进行实验。从目前来看,北京小剧场戏曲入围的剧目基本是两类。一类是原创剧目,拥有所谓话剧小剧场的品质,更注重作品有没有颠覆性。第二类是传统戏,第一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上,有一出黄梅戏《天仙配》,它整个是大剧场的调度,差别是零舞美、没有乐队改用伴奏。对于熟悉小剧场的业界专家很反对,但也有一批黄梅戏戏迷很高兴。演出现场小剧场反响爆棚,大家都在跟着演员合唱。对于小剧场怎么接纳《天仙配》这样的传统戏,用一种当代的艺术理念和思维去调整,显然难度非常大,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也需要我们去思考怎么去引导。

从我个人来说,在剧目的选择上可以放低门槛,不要很武断的去排斥什么。尤其是京沪之外这些剧种,先体验一下小剧场的观演环境是什么样子,然后大家演了一场之后,感到老戏在小剧场里演很不合适,有了感性上的认识之后,他再去创作小剧场戏曲就有的放矢。

而就市场方面,我觉得大可不必担心。举一个例子,天津京剧院的《琼林宴》是一出传统戏,然而在北京人艺的小剧场演出时,却把话剧观众和主创完全镇住了,他们感觉戏曲写意的表现形式太高级了。在话剧演出场地表演戏曲,会把戏曲的观众吸引进来,而通过买话剧票可以优惠购买戏曲票的方式,戏曲小剧场也慢慢聚集一批年轻观众,为传统戏曲市场带来新的欣赏人群。而一年之后北京人艺的创作者在做小剧场话剧的时候,就会潜移默化地使用戏曲里的东西,这就形成了一个市场和创作双重的良性互动。

更进一步,小剧场戏曲在北京和上海两地产生影响了,那么这个现象就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希望明年开始,在上海这些小剧场戏曲作品能够和北京两个小剧场平台上的作品产生交流。

小剧场艺术不等于就是体量小、人少,小剧场就有小剧场应该有的创作思考和表演的可能性,以及表演样式,在这种情况下要让人家看懂你演什么,就要换一个视角来考虑剧目创作和剧目表演。

马博敏

上海京昆艺术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

时代的发展需要多样的艺术,多样的艺术需要多种的载体和多方面的观众。小剧场艺术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小剧场有小剧场的功能,有不一样的观众群,所以表现样式不一样,这恰恰是这个时代所产生的。原来小剧场都是话剧,现在已经让戏曲带进来了,所以要感谢话剧这样一个样式,让戏曲人进入了这样一种表演样式。

从本届参演剧目来看,我想谈一点我个人看到的问题。

首先,小剧场艺术不等于就是体量小、人少,小剧场就有小剧场它应该有的这种创作思考和表演的可能性以及表演样式,在这种情况下你要让人家看懂你演什么,你就要换一个视角来考虑你的剧目创作和剧目表演。有的作品非常不错,比如说川剧《卓文君》,一看就是量体裁衣,让人看的很明白,有的作品我觉得好像它不太适合小剧场。

第二,演员的表演幅度要适合小剧场的空间特点。现在就是说在大剧场,特别是戏曲表演,它是内心外化,是外化的手段来夸张的,夸张到什么程度非常重要,如果把握的好,这个戏就精彩、好看好玩,如果你度把握得不好,不是不到位就是夸张,所以这个需要小剧场艺术值得关注的问题。比方说梨园戏《朱买臣》,演员的表演幅度、节奏快慢、两个角色之间碰撞的这种感觉太精彩,所以剧场的笑声不断,好玩极了,一个是他太会表演,另一个是说他这个距离感很好,我相信他在大剧场一定不会有这个小东西,看不清楚,但是在小剧场里非常恰当,这个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既不能不到位,也不能太夸张。这个拿捏在二度创作和表演上是需要思考的。

关键词:小剧场昆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