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曲艺竞技 > 正文

多元探索中发现小剧场戏曲的崭新跃动(4)

2016-12-26 15:59:00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吸入传统、呼出创新。这些作品都让我们对戏曲当下的状态和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多的观察视角。

谷好好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

上海小剧场戏曲节以“戏曲-呼吸”为宗旨,即吸入传统、呼出创新。我们的初衷就是希望为有想法的创作者开辟一个小小的舞台。从这两年运作来看,这个平台确实是受到了青年戏曲创作者和青年戏曲观众的大力欢迎。在剧目上,有的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戏,有的则在传承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这些作品都让我们对戏曲当下的状态和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多的观察视角。不论大家如何理解什么是小剧场戏曲,我想有三点已经越发地清晰了。

首先,这个戏曲节促进了青年创意人才的成长,一大批的青年编剧、导演、演员、舞美、音乐都得到了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

其次,促使了更多的青年观众走进剧场看戏,我想第二届大家已经看到了它的人气,出票率在上升。我们从演出营销方式上也有所创新,激发青年观众成为购买观剧的主力。

另外,全国各地各剧种的青年主创在这里进行交流合作。比如说这次梨园戏来了,香港的粤剧团体也来了,川剧、楚剧这些不常来上海演出的剧种都在这个平台亮相。很多团体都表示回去以后要研究小剧场开发。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戏曲人对艺术传统的尊重,大家在创新的同时都是小心翼翼的,还是非常尊重传统艺术的规律。因为,戏曲要发展、要前进,不能把立足之本丢掉。我们也可以看到多种风格的并立,比如《朱买臣》《春水渡》《伤逝》就是完全不同的样式风格,多样的活力、广阔的可能性也是我们的追求。如今,我们说演出传统戏力图修旧如旧,其实,只要是传统戏在当下演出,我想其中就已经暗含改变。

在过去,青年戏曲人才有些奇思妙法,有的时候最终只能想一想,很难化作行动,而小剧场戏曲节的举办,就是让青年的戏曲人呈现他们,给他们机会以实践积累经验,认识到戏曲这样一个艺术门类中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与此同时,我们也在考虑,是否可以提升下一届的题材、剧目和人才,进而为戏曲主流创作做准备。

明年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计划在长江剧场的两个小剧场驻场上演小剧场戏曲节。有了自己剧场,可以多演多练,从而让剧目走向全国、南北交流,让好的戏曲作品最终走向世界,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目标———使上海小剧场戏曲节真正成为一个能够为社会源源不断提供新人才、新作品的戏曲孵化的基地。

小剧场戏曲节像一根杠杆,搭建了多个平台:年轻戏曲人才的展现平台、青年观众的培育平台、全国戏曲交流的平台。

戴平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第二届小剧场戏曲节,在剧目的数量,还有剧种的门类上面,都比去年翻了一倍。去年是6场演出,今年12场,有的是比较原汁原味的传统剧目,有的是抢救遗产,有的是对老题材进行全新的阐述和演绎,还有以古老的剧种成功演绎现代戏。去年是4个剧种参与,今年增加了川剧、粤剧、河北梆子、楚剧歌舞小戏等等,还有京昆的合演,呈现出了一个更加多元化的戏曲的文化生态。

从效果来看,小剧场戏曲节像一根杠杆,对于戏曲艺术的振兴、继承和发展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特别是搭建了三个平台:年轻戏曲人才的展现平台、青年观众的培育平台、全国戏曲交流的平台。

一大批新生力量挑起了这次小剧场戏曲节的大梁,展现了他们的勇气和才华,这是对他们最好的一种培养。各个戏曲院团都有一批年轻的创作者,他们顾虑少,包袱少,又有自己的热情和思考,还有朋友圈,所以全部抱团来做。比如昆剧《伤逝》,我记得最初是吴双推荐了这个小说改编,张静、黎安、沈轶丽等一批年轻人集体搞出了这样一个戏,因为是小剧场、小制作,成本相对比较低,所以可以突破院团在创作和排演新戏过程中的一些限制。还有一些创新精神比较强的作品,可能一时拿到大剧场比较困难,比如梆子戏,某种程度上颠覆了原来的传统,还有昆剧《四声猿·翠乡梦》、京剧《陌上看花人》、京昆合演的《春水渡》,如今以小剧场的形式先来探索,其中有一些经过打磨,可能成为保留剧目。

另外小剧场观众里面年轻人差不多占了一半,可见小剧场对于培育戏曲市场、培养年轻观众是很好的。我没有想到梨园戏那么多年轻人喜欢看,本来以为会有方言带来的障碍;而且梨园戏非常古老,竟然会有这么多年轻观众。其实他们是被演员细腻的表演、精致的形式所打动。而这也是小剧场提供的平台。

有一天看完戏以后,我碰到了一位莆仙戏的女演员。她是梅花奖得主,非常兴奋地告诉我,他们正在商议明年也要搞一台莆仙戏来参加我们小剧场戏曲节的演出,希望通过小剧场戏曲节再进入上海市场。实际上莆仙戏在上世纪80年代在上海很有影响力,后来基本上没有怎么进来。而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就为这种全国戏曲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
关键词:小剧场昆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