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一百年前的中国人怎样留学?(2)

2016-10-31 10:32:48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季羡林也有一段类似的经历。他从清华大学毕业后,难找工作,幸而母校山东省立济南高中邀请他回校任教,工资优渥,生活满足。然而不行,“别人出国留学镀金的消息,不时传入自己耳中。一听到这种消息,就像我看别人一样,我也浑身发抖。我遥望欧山美水,看那些出国者如神仙中人”。

从个人的角度说,留学自然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但当其成为一个集体行为,背后就有更强大的驱动力,也就是救国报国,学成有用的人才,为国家作贡献。特别是辛亥革命覆亡清政府后,留学生们精神为之一振,目标更加明确起来。譬如外交家顾维钧1912年被袁世凯政府聘为秘书,彼时他正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为了为新政府效力,他赶写毕业论文,以便早日回国。

与“留学梦”相伴相生,当时国内流行着各种各样带有舶来性质的思潮,实业救国、科学救国、军事救国、教育救国乃至体育救国、学术救国等都各自有一批拥趸,吸引着留学生从不同的路径去探索“救国”的课题。不过,尽管青年人的热情令人深为震动,尽管他们给中国带来了广泛的影响和气象,但当时的国家千疮百孔、积重难返,“留学”能开出药方,却不能予以根治。归国的留学生们,很快被卷入政治的动荡和战争的颠沛中,为大时代所掣肘,不得不渐渐偏离了迈出国门时的目标。然而他们留下来的精神,和一代人之学术,却值得后来人珍视。

跳脱出中国的特殊环境,将“大留学潮”置于世界近代史和人类文化交流史的框架下去考察,会有更深刻的洞见。它牵涉的不仅是一国时事,而是现代化的进程。

2.钱从哪里来?

留学需要用钱,而且是很大一笔钱。据统计,1934年左右,公私留学费用一年要2000万元。这是什么概念呢?当时1000万元“若拿来办大学研究所,可办一二十个有余,用它半数亦有十个八个不愁经费设备无着”。

钱从哪里来?一种是国家花钱,即申请选派的公费留学。公费留学中包括国家公费和各省省费,其中最稳定、最大宗的就是为人所熟知的庚子赔款资助留学。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根据随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国要分39年向八国赔偿白银四亿五千万两,此即“庚子赔款”。后来,各国退还了一部分,清政府用这部分钱发展教育,派学生留学,还建成了清华大学。其中,以美国退款最早、最周详,掀起一阵公费留美的高潮,其中就包括胡适、金岳霖等人。美国支持退款留学,有培养一批亲美人才的考虑,但从客观上说,也让中国得以有一笔稳定的钱来发展科教。

与公费生相比,自费生若不是出身大富大贵之家,就捉襟见肘得多。但中国人向来重视子弟前途,不惜变卖家产、亲友相帮筹款来送子出行。譬如巴金,想向大哥要一笔钱去法国,大哥回信说家中现在入不敷出,筹款困难,劝弟弟过两三年再去。巴金执拗不让步,大哥只好汇来钱,让他去法国。

“勤工俭学”也成为当时一个时髦的口号,一边做工,一边读书,一方面挣出学费,一方面也响应“劳工神圣”的潮流。其中,因法国科技、文艺水平高,且一战后法郎币值低,尤以赴法勤工俭学为最,从1919到1921年,多达2000人左右,相当一次“工读运动”。然而,听起来美好,但现实确有很多误会,在法国“勤工”不是洗洗盘子刷刷地板,很多都是货真价实进入大工厂工作,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对体力要求很高,经济窘迫,又苦又累,一天下来只能“工”不能“学”。

1921年,赴法勤工俭学生爆发了大学潮,直接导火索是华法教育会通知断绝经费维持,要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异常恐慌愤怒,还占领了里昂中法大学。一部分学生被拘禁强制回国,陈毅即是其中之一。他回来后说:“留法的勤工俭学是寄在敌人底下,仅可供吾人的苦工训练,不是解决问题的主义生活,差不多我来法的初志完全是失望了。”

关键词: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