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正文

诗词及农谚里的惊蛰(3)

2017-03-07 16:46:25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唐朝诗人韦应物在《观田家》一诗中说:“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如何理解惊蛰这天打雷的自然现象呢?

《礼记》中记载,“仲春,雷乃发声,仲秋,雷始收声。”根据气象科学研究,冬天由于空气寒冷干燥,上下对流弱,因此很少出现打雷现象。而惊蛰所在的三月初,正是冬去春来之时,大地温度和湿度都逐步升高,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湿热空气与冷空气活动频繁交汇进而形成打雷的现象。因此,打雷成为惊蛰这个节气中表现最显著的物候现象。

不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一雷惊蛰始”这种说法仅与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物候时间进程不一,所以并非所有地方都会在惊蛰时分得闻春雷始鸣。

就多年平均日期而言,云南中南部以及湖南西北部1月份即可闻雷,是我国平均初雷日期最早的地区;江南、华南大部以及西南地区南部平均初雷日期出现在2月份;在惊蛰月份(3月)出现初雷的地区则集中在江淮、江汉地区和四川大部;而华北大部、西北东部的平均初雷日却在4月份,北京的平均初雷日期为4月中下旬;初雷日最晚的新疆东部以及甘肃西北部到6月才会出现雷的踪迹,这是因为新疆等地空气干燥,水分缺乏,云都很少,更难得有积雨云形成而响雷了。

虽然雷声的时间有早有晚,但初雷之后,利于耕种的农事经验,却是流传了数千年。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了这种说法的合理性:雷电能为土壤制造出许多天然化肥。

空气中的氮是一种惰性气体,在常温下不易与氧化合,需在高温时才能与氧化合成二氧化氮。自然界雷雨来临时,闪电火花往往有几公里长,电流强度可达数万甚至数十万安培,空气的温度会突然增至数万度,这样就容易使空气中的氮和氧化合成二氧化氮,并溶解于雨水里,变成浓度很低的硝酸。这种含硝酸的雨水落到地面,很快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化合变成硝石,成为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优质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