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讯 > 正文

赛人:最“毒舌”影评人是怎样炼成的(3)

2016-10-27 10:57:02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进《看电影周刊》时,赛人已经29岁了。“我确实算是入行比较晚了。”他说:“真正觉得想干这行的时候都已经25、26岁了。”这之前赛人在老家卫生防疫站工作,闲时打打麻将喝喝酒,骑着自行车漫山遍野地跑。“我那时候还确实挺喜欢打麻将的。”赛人笑了,“但一直都在看电影。”大部分人从一行转到另一行大多都有个契机,而赛人却说他没有这样的契机:“在卫生防疫站工作的时候就觉得我做不长久,然后冥冥中就觉得我要去做跟电影有关的事。”

在友人口中赛人就是个电影痴,他的生活中除了电影,其他都是次要的,“就是听歌、看书、散步吧,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在这个新媒体时代,赛人坚持不用微信,他说觉得太累:“像我等一个人的时候,我就会看路上来来往往行走的人,包括坐火车的时候也是,那个时候没有微信的时候大家都会选择去跟邻座的人交流,而现在有了微信,大家不管干什么都埋头在玩手机,我觉得很累,没有微信才能享受无聊,这也是另一种充实。”

毒舌语录

中国电影产业

对我来说,中国现在的电影产业不要也罢!中国近十几年的有些电影,都对人情缺乏关注,人就像个木偶傀儡一样,我在片中看不到人的存在,看不到人在时空中的运动。

制片人品位需提高

中国第一代导演,明星公司的两大老板张石川、郑正秋,他们是很好的编剧和导演。另外一个大公司联华的老板罗明佑,他是编剧,写故事写得很好。邵氏兄弟的前身——天一公司的老板邵醉翁(邵逸夫之兄)一家都是学电影的。而我们现在的制片人,很少有懂电影的。

中美电影比较

中国电影和美国电影一样都很孤独:一种是糟糕的孤独,一种是好的孤独。当时《分手大师》卖到了6亿,外国人就拿去看,他们想学是怎样用这么低的成本拍出这么卖座的片的,结果一看傻眼了,发现根本学不会啊。所以就是外国的好我们学不来,我们的坏外国也学不会。”

中美偶像比较

举一个小例子,外国人认为玛丽莲·梦露是好看的,奥黛丽·赫本是美的,他们这样的品位审美是正常的,所以他们推出这些明星全世界的人都喜欢。但我们国内要让这些没胸没屁股没脸蛋的人去演电影,这样注定不会成为大众偶像。

当代无大师

虽然我文集的封面用的是“牯岭街”,但杨德昌不是大师,他只是这个时代靠近大师的一位导演。中国肯定还会出现大师,但要两三百年后了吧,我都升天了。

大师不是凭空而出的,我们这个土壤还不是产生大师的土壤。整个世界电影近一二十年来,是大师离我们远去的时代。

新生代导演

(宁浩、陆川等)他们就是太想跟别人对话了,一个会聊天的人,首先要学会跟自己对话,才能跟别人对话。对电影来说,创作者本人在想什么,比观众在想什么更重要,如果本人不知道在想什么,出来的电影就不会有内容。像《路边野餐》有这个趋势,娄烨和章明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老一代导演

其实像杜琪峰、吴宇森、周星驰、冯小刚,我感觉他们越来越注重个人表达了,越来越人文化了,他们开始表达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而且他们也没有把观众放在一边。比如说吴宇森的《太平轮》,我不是说这个片好,但我知道吴宇森真正想表达的,只是说还是有些力不从心、眼高手低。

失望的导演

关键词:赛人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