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苗族银饰:无银无花不姑娘,有衣无银不盛装

2017-11-05 09:22:58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条

一个盛装的苗族妇女,全身银饰可达二、三十斤。每逢民族节日,苗族姑娘头戴银冠,项饰银圈,身着银衣,手配银镯,脚套银链,再配上亲手挑花刺绣而成的苗衣,跳起芦笙,踩起铜鼓,银佩叮当,银光闪闪,饶有一番情趣。

苗族银饰:无银无花不姑娘,有衣无银不盛装

银饰是苗家人财富的象征,尤其是苗乡年节,或婚嫁迎娶,苗寨便成了银的世界,这是苗家独有的“银饰文化”。从明代起,苗族银饰即在局部地区具备了识别婚否的功能,如今,这种功能已十分普及。在大多数情况下,银饰主要是用来装饰未婚女性的。多数地区的芦肇场,环佩叮当的银饰盛装代表一张通行的入场券,是向围观的后生展示自己的资格证书,否则,再俊俏的姑娘也只能做一名旁观者。

苗族银饰:无银无花不姑娘,有衣无银不盛装

银饰在某些地区还是苗族男性的婚否标志。贵州黎平苗族男性喜戴项圈,未婚时戴三件,婚后戴一件。迸入20世纪80年代后,佩戴的圈数有所增加,末婚为五件以上,婚后为三件。

在某些苗族地区的恋俗中,银饰作为规定的示情物或定情物出现。织金苗族姑娘节日求偶时的暗示标志是一袭彩绣背扇,其上必缀一排银铃吊。姑娘身后的背扇一则展示她心灵手巧,二则暗示她具有生育能力,银饰则表现她家的富有。都匀坝固苗族青年互赠规定的银饰作为定情物,所有后生送给姑娘的定情物都是一只银八宝鞋,而所有的姑娘毫无例外地都回赠一个银烟盒。

苗族银饰:无银无花不姑娘,有衣无银不盛装

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先后经历了从原始装饰品到岩石贝壳装饰品、从植物花卉饰品到金银饰品的演进历程,传承延续下来,才有了模式和形态基本定型的银饰,其品种式样至今还在不断地翻新,由此形成的饰品链条成为苗族社会演进的象征之一。

关键词:苗族银饰

相关报道: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