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译者说:我与莎士比亚的故事(4)

2016-04-25 19:36:17  团结报    参与评论()人

  追寻父亲遗踪

  朱生豪离世时年仅32岁,那时朱尚刚才刚满周岁。他对于父亲的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空白的,甚至母亲宋清如也很少讲起父亲的事。稍微长大一些,母亲才像讲童话一般,把莎士比亚的剧本编织成一个个故事,讲给儿子听。及至上了高中,朱尚刚才真正从父亲笔下读到了莎士比亚。

  不怪朱尚刚接触得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治文化环境里,莎士比亚被视为“小资产阶级的文艺”,本就不怎么被人提起。甚至在故乡嘉兴,朱生豪的名字也鲜有人知。1954年,作家出版社再版朱生豪译《莎士比亚戏剧集》时,在“出版说明”里勉强评论道:“这个译本的优点是文字明白流畅,也多少保存了原作的精神;我们认为,在莎士比亚的全部剧作还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有较完善的译本以前,将这个译本略作必要的修订重排出版是有意义的。”

  不知是不是遗传,朱尚刚的英语成绩很好,后来在嘉兴毛纺厂职工大学当了一名英语教师。当有外宾来时,他还会担任翻译。

  “文革”中,朱尚刚受到了一些冲击,直到动乱结束后,才有机会去一点点找寻父亲生平的全貌。1978年,《新文学史料》创刊,戏剧艺术家金山邀请朱尚刚母亲宋清如写一些回忆他父亲的东西。朱尚刚嗅到了一股“文艺复兴”的气息,觉得这件事很有价值,便也劝母亲把相关史料整理出来。根据母亲提供的线索,他还登门拜访了不少父亲从前的朋友、同学、同事。在诸多旧雨的印象里,父亲是个勤劳、聪明、很少说话的人,有诗才、文章做得好,但因为时隔太久,他们能提供的都是雪泥鸿爪,没有办法拼出一个完整的父亲来。

  1987年夏天,家里来了两位杭州大学的老师吴洁敏和朱宏达。他们想创作一部朱生豪的传记,希望宋清如能提供材料。回忆起那段时间,朱尚刚笑说母亲当时“累得够呛”,每一天都忆述许多父亲的往事,还翻出了不少诗集和书信。在这个过程中,朱尚刚也帮助做了很多工作,跟随着传记作者,追寻到了匆匆离开的父亲的踪迹。1989年,《朱生豪传》终于写成出版。

  守护父亲工作

  朱尚刚认同母亲评价父亲的话:“朱生豪首先是个诗人,也是个爱国者,其次才能是一个优秀的翻译家。”诗人的素质,让父亲能够驾驭着文字在莎士比亚的艺术世界中飞驰;而爱国思想,则能让父亲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坚持把译莎工作继续下去。父亲翻译莎士比亚,是受了爱国心的驱使——这原是世界书局交给父亲的一项翻译工作,但当父亲听说日本人因为中国没有莎士比亚译本而讥笑中国是“没有文化的国家”时,便将文弱书生的工作视为了英雄式的民族事业,将译莎作为了毕生的方向。

  就在父亲把莎士比亚的九个喜剧全部译完交付书局时,爆发了“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已成译稿被全部摧毁。后来,父亲转到中美日报社工作,补译出了毁失的译稿,没想到又再次被毁于战火。为了躲避战乱,父亲带着母亲回到了嘉兴老家,在顽强的意志下,又重新开始了工作。他单枪匹马,仅仅依靠两部英文词典,只花了两年时间,在逝世前抢救般地共译出了31部剧作。

  谈起这段往事,朱尚刚很是唏嘘:“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每个中国人心里都有一股气,想为国家做点事情。”1982年到1985年,朱尚刚修读了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即是“朱生豪的爱国思想”。

  父亲的传记出版后,朱尚刚以为不会有更多新材料了。1997年,母亲去世,他在整理母亲遗物时,又重读了父母全部的书信文稿。深受触动之下,他自己开始着手书写父母的故事,后来以《诗侣莎魂》之名在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