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僧朗与栖霞寺 ——觅踪记(六)(3)

2016-07-31 11:10:15      参与评论()人

舍利塔的旁边,即是千佛崖石窟。南齐永明二年,明僧绍之子明仲璋跟法度禅师,共同在这片山崖上开凿了三圣像,以此来纪念明僧绍。到了梁大同六年,这个三圣像偶然被人看到里面出现了佛光,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朝中的高官大族纷纷前来此山崖雕造佛像。这第一次的雕造时段,大约用了四十六年。此后又历代增修,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个规模。总体而言,我感觉这些造像从体量上讲,要比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小许多,据说是因为这座山的石质属于石英砂岩,这种岩石质地松软,很容易风化,因此难以雕造出体形巨大的造像。即使如此,这些六朝时期的造像,已经是流传至今很难得的艺术珍品了。

细细端详着这些造像,我注意到有些造像的身上以及佛窟的墙壁上有着涂彩的痕迹。回来后查资料方得知,这是1925年栖霞寺当时的住持若舜所为。当时他看到了造像的自然风化,感觉有必要把这些佛像保护好,于是买来当时最先进的修补材料,也就是现在司空见惯的水泥。他用了两年时间,用水泥把这些造像全部修补一遍,修补完之后,再用彩色涂料将这些造像和佛窟“施唇以朱,画眼以墨”。

站在文物专家的角度来看,若舜是好心办了坏事,他的修补使得这些古代优美刻石,变得神韵全无。但有些事,确实是塞翁失马。到了“文革”期间,红卫兵来此处要砸烂这些佛像,因为这些佛像外层包裹的水泥质量很高,因此小将们费了很多力气,砸下来的大多是水泥修补的部分,这反倒使佛像的原石受的伤害很小,这也可以称为历史的吊诡吧。

据说栖霞山的泉水也很有名气,最有名的一处名叫“品外泉”。我沿着千佛崖旁边的小路继续上行,前去寻找此泉。前行不远,即看到了一个水塘。水塘之旁,坐着一对中老年在谈恋爱,我的闯入让他们觉得不自在,我当然会知趣地不将他们拍下暴露隐私,但他们警惕地看着我手里的相机,却没有离开的意思,那我只好调头走路了。

但我看到那潭水有些混浊,觉得不应当是品外泉。按照历史记载,品外泉是寺院内僧人的饮用水源。当年,茶圣陆羽曾在栖霞寺住过一些年,据说《茶经》也是在此寺开始撰写的。天下的名泉被这位茶圣命名了多处,然而他却对栖霞山的泉水不着一字,但这不影响当地人对此山泉的宝爱。既然陆羽没有品题,那就等于是在品题之外,于是就把此泉称为了“品外泉”。然而栖霞寺却在佛教史中绝属品内,因为这是三论宗摄山学派的祖庭。有这样崇高的地位是源于摄山派的初祖僧朗曾在此弘法。

僧朗对三论宗贡献很大,然而他的历史资料却留下来很少。因为他对三论宗的贡献,使得后世对他有很多不同的称呼。为了能够在引用资料中知道文中所指是僧朗,我把他的历史称号罗列如下:道朗、大朗、摄岭、摄岭大朗、摄岭大师、摄山大师、高丽朗、朗公、山门等。他的生卒年在历史上也没有记录,安澄在《中论疏记》中说:“高丽国道朗法师从北地来,住摄山止观寺,善解三论,妙达大乘道……后摄山麓造栖霞寺,坐禅行道,故云摄山大师也。”看来僧朗是朝鲜人。《中国三论宗通史》和吉藏的《大乘玄论》也有近似的说法。

那么,僧朗的三论学是从哪里学来的呢?我没有查到确切的说法,据董群的《中国三论宗通史》,僧朗是法度的弟子。我们上面谈到过,法度是在偶来南京弘法而受明僧绍邀请来到了摄山,在此建立起了栖霞精舍。资料记载,法度本是禅僧,如此论起来,他交给僧朗的佛学应该是禅法,而非三论宗,因此,僧朗的三论宗思想有可能是他独自悟出来的,也有可能是法度所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