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在这里,重温中国民族印刷工业史(2)

2016-11-02 14:00:30      参与评论()人

在很多人看来,商务印书馆最为辉煌时期可以与当时世界上任何大型出版社相媲美。

然而,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进犯淞沪,明确将商务印书馆作为重点攻击目标。商务印书馆上海总管理处、总厂及编译所、东方图书馆等被炸焚毁,被迫停业。后经过半年努力,商务印书馆于同年8月1日复业。复业后,小学、初中用的全套教科书以“复兴”冠于书名。到1936年,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占全国总量的52%,依然领先于国内同业。

中华书局:旧中国时期承印有价证券和钞票

再说中华书局。1911年,还在商务印书馆任编辑的陆费逵料定革命后的教科书将有一番改革。于是陆费逵开始和戴克敏、陈寅、沈颐等人一起筹集资金,秘密编写新教科书,准备创建新书局。1912年元旦,由他们集资25000元创办的中华书局宣告成立。

在中华书局局长陆费逵的主持下,《中华教科书》在学校春季开学前问世。这套教科书有初等小学、教授书、高等小学、中等师范用书共49种183册,是清朝覆灭后首套适合共和政体的教科书,一经发行,风行全国,奠定了中华书局在出版界的地位。

中华书局紧接着添加资本,广设分局,自办印刷。为保证出版物的印刷技术和印刷质量,陆费逵和助手唐陀多次去日本考察。他们引进了德、英、美、日等国的先进设备,请德国专家史密斯特来上海传授最新制版、印刷技术。

1916年6月,占地40余亩的中华书局静安寺印刷总厂建成。他们加快引进国外先进的印刷技术和设备,一方面发展胶印力量,一方面积极筹建凹版印刷,为以后大量承印有价证券作了准备。那年9月,中华书局分局增至40处,附设藏书楼于编辑所,已跃为全国第二大书局。

1919年到1921年,中华书局还揽到了克劳广告公司和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广告画、香烟盒的印刷业务。1930年,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孔祥熙出任中华书局董事,总厂开始大规模承印有价证券和钞票。1935年至1949年,中华书局先后承印有中央银行的法币券、关金券、金圆券、银圆券,以及中央银行的四川兑换券、国币辅币券、铜元券,中央银行的东北九省流通券,广东省银行(银元)券等钞券。

1935年中华书局澳门路新厂建成,总办事处、编辑所、印刷所、图书馆陆续迁入。也就在这一年,中华书局新置德国凹版印刷大电机。此机为德国政府印刷局专利,高宁鲍厂承造,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快的凹版印刷机。到了1936年,中华书局印刷总厂印刷门类齐全,拥有各类印刷机械300多台。当时中华书局在全国印刷业排名第二,彩印排名第一,这是中华书局在旧中国的全盛时期。

录入编辑:忻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