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迈向“同质世”的世界与中国(3)

2016-12-25 10:25:40      参与评论()人

白玉中的微瑕

当然,与其他世界史一样,《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也不乏可指摘之处,毕竟这一论述主体过于宏大,挂一漏万或许是无可避免的。比如作者将属于南岛语系的菲律宾吕宋岛居民说成“两千年前,中国西南部的苗族人为逃避种族清洗而避难到此”就颇为令人费解,并可以肯定不是事实。至于“一场客家裔神棍掀起的叛乱让这个国家四分五裂,他们还在东南部的客家山区建立了一个短命的棚民国家”或许指的是太平天国起义,但是其论述的规模和地点乃至原因都与史实相去甚远。

对“哥伦布大交换”,作者称之为“恐龙灭绝以来生命史上最重要的事件”恐怕也有可商榷之处。恐龙灭绝之后,距今三千五百万年前的始新世结束于一个被称作“大置换”的灭绝事件,欧洲地区哺乳类动物大规模灭绝。在亚洲发生的类似规模的物种灭绝则被称为“蒙古重建”。而在更新世全新世之交,随着现代智人走出非洲向除南极洲之外的世界扩张,又开启了新一轮生物灭绝。人类到达澳大利亚之后,当地的大型动物几乎一扫而空,而印第安人经过白令地峡进入美洲短短五千年内,四分之三的美洲大型食草哺乳动物就被这些猎人杀光了,失去食物的巨型短面熊和美洲刃齿虎之类掠食动物也从地球上消失了,甚至美洲原产的马也从此销声匿迹。从这个角度而言,“哥伦布大交换”只是加剧了人类扩张中出现的“全新世大灭绝”的步伐,却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至少比不上六万年前智人向全球扩张的影响。

另一个值得讨论的地方是,作者可能过于强调“哥伦布大交换”的影响,这当然不是否定其本身的重大意义,但具体到某一个历史事件却也不能不加辨析。作者将十九世纪以后长江流域频发的水患完全归咎于以客家人为主的棚民涌入山区砍伐树木种植玉米和甘薯,“这削弱了山体的蓄水能力,雨水大片冲下山丘,掀起了洪水”。

但这种看法恐怕是不全面的。诚然,清代从嘉庆道光之交(1820年前后)出现了频繁的自然灾害。道光三年、十三年(1823、1833年),甚至最为富庶的松江府和苏州府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水灾,当时的林则徐即连用了三个“太”来形容后世称为“道光萧条”的惨状:“灾分太重,灾民太多,灾区太广。”但并非巧合的是,此前的1816年,在欧洲历史上被称为“无夏之年”,气候恶化使得粮食大面积歉收,玉米和谷物的价格急速上涨,农民的生活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蜂群一样的乞丐”堵塞了道路,“粮食骚乱”在几乎每一个欧洲国家出现。

但这场灾难的原因是一个纯粹的偶然:1815年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的爆发。这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火山爆发,为数多达一百五十立方公里的火山灰被抛入大气后,大大降低晴空的太阳辐射透射率,从而导致全球性的气温下降(近一度),引起气候突变,包括气温骤降、持续性降雨以及冰雹霜冻。因火山爆发引起的“小冰期”在中国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光绪年间,但这个重大气候变化在查尔斯·曼恩笔下竟然全无提及,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之处。

不过,无论如何,国内对世界历史的分期在很长时期里以1640年的英国革命为近代史的起始,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人类近代历史的显著特征。而在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的《全球通史》中,其上下两册的分期为1500年,这一年代实际十分接近哥伦布对美洲新大陆的发现。斯塔夫里阿诺斯所看重的是地理大发现使得全球开始形成了“世界体系”,而《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则可以说是从生态角度对“世界体系”(即“同质世”)形成过程的阐述,它仍然称得上是一部极富启迪性的著作。

录入编辑:洪振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