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他的歌曾陪伴多少孤单的人过圣诞(1)

2016-12-27 11:59:48      参与评论()人

■前“威猛乐队”成员、英国1980年代流行巨星乔治·迈克尔去世 享年53岁

“威猛乐队”于1983年推出的专辑《Fantastic》助力他们参与争夺英国“新流行”浪潮的首把交椅。

英国当地时间12月25日,前“威猛乐队”(Wham!)成员、英国1980年代流行巨星乔治·迈克尔(George Michael)于牛津郡家中去世,终年53岁。

他的家属表示,“在这个艰难的阶段,希望外界尊重我们的隐私。对他的死因,我们暂时不便透露。”他的经纪人称其死因为心脏衰竭。

年少成名,乔治·迈克尔在聚光灯下度过大半生。1980-1990年代,他以英俊、甜美、性感的青少年偶像形象出道,《Wake Me Up Before You Go-Go》因轻佻浪漫和活力四射成为众人心中的时代曲。

“威猛乐队”散伙后,1987年的专辑《Faith》是乔治·迈克尔迈向成熟、拥抱复杂成人世界的标志。

然而有一天他终于厌烦了活在聚光灯下的生活。1990年代,迈克尔开始极力避免在音乐录影带和现场中出现,歌中则出现更严肃的内容,尽管爱与欲望始终是他热爱的主题。

譬如《Father Figure》等混合了轻盈与沉重的歌曲为他再一次带来事业高峰,动感舞曲《Freedom ’90》《I Want Your Sex》则成为电台和舞厅俱乐部的热播曲目。

乔治·迈克尔身上具有上世纪80年代“年代巨星”的典型特质:华丽、性感、有自毁倾向;同时能力超强,是表演者也是创作者,还担任自己音乐的制作人与乐队首领。无论是作为首批在歌里加入饶舌的英国音乐人之一,还是R&B高手,迪斯科舞曲“王子”,乔治·迈克尔不变的特长始终是写出优美的旋律。

从偶像出道却成为杰出的音乐家,迈克尔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所歌唱的情欲优美诗意且富于想象,切中的是人类精神的核心。如果他未死,世界多想看到他再次站在血红的舞台上发光。

终其一生,乔治·迈克尔以“威猛乐队”成员及单飞歌手的身份共售出1亿张专辑。即便后期他的专辑数目及销量显著减少,自1990年代后期开始又因性取向和毒品问题屡遭法律困扰,雄厚的粉丝基础仍保证了他现场的火爆。

首支访华的西方乐队

1963年6月25日,乔治·迈克尔(原名Georgios Kyriacos Panayiotou)出生于伦敦北部,父亲为希腊裔餐饮业主,母亲是一位英国舞者。中学时代他与好友安德鲁·维治利(Andrew Ridgeley)及另三位朋友组成受牙买加音乐斯加(ska)影响的乐队The Executive。经历友丧及离散后,迈克尔与维治利于1981年组成双人乐队“威猛”,并签约独立厂牌Innervision。

1982年,他们的首张专辑《Wham Rap!》出版,成为首支出现饶舌元素的英国乐队之一。尽管这张专辑并未一炮而红,但是随后的单曲《Young Guns (Go for It)》却在1982年10月登上英国流行音乐排行榜第三的位置。“威猛”的曲风与当时夜店文化的蓬勃发展不谋而合,因此重新出版的《Wham Rap!》迅速打入排行榜前十,1983年的《Bad Boys》和 《Club Tropicana》为他们走红又添了一把猛火,更不用说红透全球的《Last Christmas》。

孤单过圣诞的时候,有多少人至今仍会想起这首温暖又失意的情歌。

1983年,随着《Fantastic》的发行,“威猛乐队”成为与另一支大热乐队“文化俱乐部”(Culture Club)争夺英国“新流行”浪潮首把交椅的劲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