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十多年武侠小说,也看了不少武侠小说。中国的武侠小说,有资格列入一般文学史的,我大致看过。外国的武侠小说,也看了一些;还有一些是未曾看过原书,而仅从文学史的间接评论,知道它的大概内容。我不敢妄谈中外武侠小说的比较,但就我看过的而论,我觉得中外的武侠小说各有特点,我个人更喜爱中国的武侠小说。
中国的武侠小说最早是作为“传奇文学”的一支,起源于唐代中叶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的时期,算起来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但关于“武侠”的记载,则还要早得多。远在汉代,司马迁《史记》中《刺客列传》里的荆轲、聂政,《游侠列传》里的朱家、郭解,就都是“武侠”一流人物。但这些“列传”属于“传记”体裁,并非小说写法,所以还不能称为“武侠小说”,不过,唐代的武侠小说,也颇有受到《刺客列传》与《游侠列传》的影响,因此叙其渊源,顺带提及。
武侠小说在唐代藩镇割据时期兴起,这是有其历史原因与社会背景的。
唐代的“藩镇”可以比作民初的军阀,各占地盘,互相攻伐。因为天下扰乱,藩镇专横,所以人们希望有一种能够替他们打抱不平的侠客出来。“武侠小说”的兴起,便是这种心理的反映。
另一方面,由于割据的军阀互派刺客,刺杀政敌。刺客的本领被渲染夸大,演成许多神奇的传说。这也是唐代武侠小说的另一社会因素。
中唐之后,暗杀之风非常兴盛,在“正史”上也可窥见一斑。例如《通鉴》二一五记载说:“(李)林甫自以多结怨,常虞刺客,出则步骑百余人为左右翼,金吾静街,前驱在数百步外,公卿走避。居则重关复壁,以石甃地,墙中置板,如防大敌。一夕屡徙床,虽家人莫知其处。”防备如此严密,想象中的刺客,当然是有神出鬼没的技能了。唐代武侠小说中的空空儿、精精儿就是这一类被军阀所雇用的职业刺客。(我在《大唐游侠传》中所写的空空儿并非唐人小说中的本来面目。我只是根据原小说对他那神奇本领的描写,另外塑造了一个空空儿,赋予他几分“侠”气。唐人小说中的空空儿,说不上有什么“侠”的成分。)由于这两方面的因素,唐代武侠小说中的“游侠”也就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老百姓幻想的侠客,为百姓打抱不平;一种是军阀所蓄养的“游侠”,为军阀当保镖或职业刺客。
后一种其实只是统治者之间争权夺利的工具、看门的鹰犬,实在不能称为“游侠”。还有一种更复杂的是本来依附于军阀,而所做的事情,也符合于当时百姓的愿望,如《红线传》中的红线,以节度使婢女的身份,凭个人的能力,制止了两个藩镇的割据战争。因此,唐代的武侠小说,有进步的一面,也有反动的一面。即在同一篇小说,也是有精华也有糟粕。这是我们在读唐代武侠小说之时,应该善于区分的。
唐代著名的武侠小说有《红线传》《虬髯客传》《刘无双传》《昆仑奴传》《聂隐娘传》等(空空儿、精精儿则是附在《聂隐娘传》中)。《虬髯客传》与《红线传》这两篇尤其写得出色。
《虬髯客传》写隋朝末年,杨素当权,书生李靖,以布衣进谒,愿献治世奇策。杨素傲慢无礼,李靖直斥其非,侃侃而谈。杨素身边一个执红拂的婢女对他甚为注意,当晚李靖回到旅店,红拂便来私奔。二人途中遇虬髯客,意气相得。虬髯客本有争霸天下雄心,后来见了李世民,认为李才是“天下真主”,遂把所积的资产都送给李靖,让他去辅佐李世民统一中国,自己则到海外称王。
红拂、李靖、虬髯客这三个人物都写得非常生动,性格鲜明。后世称他们为“风尘三侠”。但这“三侠”的“侠”的表现,却又个个不同。虬髯客是豪迈绝伦,红拂是豪爽脱俗,李靖则在豪侠之中带了几分书生气。小说中旅舍遇虬髯客一段,寥寥数笔,就写出了他们性格的分别(引文及评论见《与武侠小说的不解缘》一篇)。
“风尘三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