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文旅页面 > 正文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里,工人正在生产尤克里里小吉他。赵永章摄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024旅游生态圈消夏音乐季活动现场,小演员正在表演。张锐摄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024旅游生态圈消夏音乐季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张锐摄

夏日的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气候宜人,入夜后,更显凉爽舒适。7月26日至9月30日,“青春遇见贵州·吉他律动正安”2024旅游生态圈消夏音乐季活动在这里举办。正安县吉他广场上,澎湃的音乐、汹涌的人潮、热烈的气氛将这座山中县城的夜晚一次次“点亮”。

从各式各样的吉他主题活动,到推动吉他走进居民生活,再到吉他年产量占全球吉他总产量的1/7,正安县十余年来大力发展吉他文化,不断擦亮吉他名片,以吉他赋能当地文化和旅游发展。

吉他文化深入人心

“2013年那会儿,在街上背着吉他,人家会以为你背的是鱼竿或琵琶。”正安县吉他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田飞曾碰到过这样的趣事。如今,吉他广场上的巨型吉他雕塑成为热门打卡地,街边随处可见吉他、音符等音乐元素……吉他成为正安家喻户晓的乐器。

作为贵州老牌劳务输出大县,正安县之前常年有超过20万人在外务工,其中,有将近6万人集中在吉他制造领域。正安顺势而为,“筑巢引凤”,号召乡友返乡创业,并在2013年建起了国际吉他产业园,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吉他企业发展,吉他制造产业链逐步完善。

产业可以“无中生有”,文化从何而来?除了将吉他、音乐等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外,正安加大吉他文化普及力度,推动吉他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吉他、爱上吉他。截至目前,全县共有5万余人参与到吉他学习中。

今年的消夏音乐季活动中,正安本土乐队的身影频频出现,如正安首支女子乐队、由不同行业8朵姐妹花组成的——氨基酸乐队,由姐弟6名少年组成的诚志乐队等,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场精彩表演。

可以说,这些正安本土乐队的组建,正是得益于正安对吉他文化的推广。迄今,正安已成功组建30余支涵盖不同年龄段和领域的本土乐队,为当地音乐文化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这场正安与吉他的双向奔赴中,不只有年轻人的身影。

编排吉他弹唱节目、组织文艺演出,正安老年大学银发班的学员们乐在其中。“近两年,我学了近10首歌曲,比如《我在贵州等你》《正安恋歌》《又见山里红》等。”正安县老年大学吉他班学员张小丽说,培训班里共有老年学员37名,年龄从51岁到72岁不等,他们通过“学、练、比、展”等方式,提升吉他弹唱技能,促进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

本土吉他走向世界

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十大吉他品牌有6个在正安代工生产,全世界每生产7把吉他,就有1把出自这里——谈起吉他产业,正安人底气十足。

一把吉他,何以风行海内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会展中心举办的2023美国乐器展上,或许能找到答案。乐器展现场,从事吉他销售的土耳其商人说,他们每年从位于正安的遵义神曲乐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订购1万多把吉他,“质量好、性价比高、受到顾客欢迎,这就是我们订购中国产乐器的理由”。

同时参展的贵州正安娜塔莎乐器制造有限公司,更是凭借自主研发设计的全竹智能静音吉他,吸引了各国吉他爱好者的目光。获得专利的全竹智能静音吉他,创新选用中国楠竹作为原材料,不仅改变了当前中国吉他制造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还通过内嵌声卡和芯片等创新技术,让演奏体验更加丰富。截至目前,贵州正安经开区获得吉他相关专利168项、拥有自主品牌77个。

吉他“出海”享誉全球的同时,也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你看,这是我制作的苗银吉他,把苗族文化融入吉他制作中来,用苗族姑娘出嫁或者是参加盛大节日时戴的项圈装饰吉他面板,还将苗族的牛头、火焰等图腾装饰在吉他上。”张维义大师工作室创始人张维义对记者说,“随着这把吉他远销海外,我们的苗族文化也随之走出国门。”

看到苗银吉他深受国内外顾客喜爱,张维义又开始研究如何将蜡染和苗绣等传统技艺与吉他制造相结合。“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对于我们做手工琴的工作室来说,没有创新很快就会被顾客抛弃。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中国元素创新融入吉他制作中,把我们中国文化、民族特色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张维义说。

打造吉他演艺舞台

吉他文化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旅游。目前,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不仅仅有吉他生产基地,还有包括吉他广场、吉他风情街、吉他博物馆等在内的旅游设施和场景。游客可以在南区的吉他广场看乐队的路演,也可以去北区的工厂看吉他的制造过程。2022年,正安县吉他文化产业园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正安积极推动吉他文化与旅游、教育、商业等领域深度融合。依托吉他产业带来的客流,正安县举办丰富的“吉他+N”文旅活动,先后开展了油菜花旅游文化节、桐花乡村旅游文化节、桃花乡村旅游文化节、消夏音乐季等一系列节庆活动。

2024旅游生态圈消夏音乐季开幕当天,共吸引游客2万余人。活动带来的“流量”,刺激了旅游消费“增量”,也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商机、增加了收入。“没想到音乐季刚开幕就吸引这么多游客,今天的收入比平时多了一倍。”在音乐季现场摆摊的美食摊主王思妤笑着说。

氨基酸乐队专场、七夕专场、避暑游客专场……今年的消夏音乐季,除了每天的演出活动之外,还将举办贵州省职工吉他大赛、全国大学生吉他弹唱邀请赛、全民音乐季等多彩活动,吸引全国各地的音乐爱好者和游客们前往正安,相聚正安。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政府服务,一场场文旅活动增强了文旅产业发展活力。“我们正安要向榕江学习,把正安吉他做得像榕江村超那样红红火火!”“希望正安多举办这样的活动,在传播吉他文化的同时,把包括椒麻鸡在内的正安美食也推广出去。”消夏音乐季现场,正安居民尽情展望着“吉他+文旅”的美好前景。

“按照‘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季季有爆点’的思路,我们将持续推进吉他文化的普及推广,打造‘吉他演艺大舞台’,开展各类吉他路演和吉他表演活动,通过发展吉他文化赋能吉他工业、吉他旅游,促进吉他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吉他成为讲好‘正安故事’的一张亮丽名片。”田飞说。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不负青春不负国 点赞巴黎奥运会“00”后中国小将

    不负青春不负国 点赞巴黎奥运会“00”后中国小将

    在本届奥运会上,不少“00”后中国运动员让我们印象深刻。新时代的他们敢拼、自信,调皮可爱,也勇于担当。他们,正在接过奥林匹克精神的接力棒。

    2024-08-12 10:26 巴黎奥运会赛场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8月6日,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新闻发布会在乌镇举办。据悉,本届戏剧节将于10月17日至27日在乌镇举行,主题为“如磐”,取“精神如炬,信念如磐”之意。

    2024-08-08 11:12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时光在中轴线上再添新标高——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这是世界对中国的认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2024-08-05 09:38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短片从中国文化艺术中汲取许多灵感。比如篮球篇中出现了戏曲元素,曲棍球篇借鉴了诗词、水墨画等,乒乓球篇里有打球大爷的球拍变成金箍棒、棋谱等细节。

    2024-08-02 09:25 奥运会 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一线中轴承古通今  一城古韵活态传承

    一线中轴承古通今 一城古韵活态传承

    北京中轴线纵贯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见证了影响中国都城营建传统2000余年的理想都城秩序。7月27日,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4-07-30 10:58 北京中轴线
    爱此溪山好 阳羡觅东坡(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爱此溪山好 阳羡觅东坡(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现在,体验式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饮茶、陶艺、阅读,都是生活体验。”

    2024-07-26 10:01 苏东坡主题旅游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电影,不仅是一部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有力载体。今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用多种类型题材向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用光影传承赓续千年的中华文脉,也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2024-07-23 10:13 中国电影 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太原古称晋阳,有5000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全市现有2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古遗址334处、古墓葬121处、古建筑932处、石窟寺及石刻4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96处。

    2024-07-19 10:07 博物馆之城 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我国的古人什么时候开始吃西瓜呢?这个问题许多学者都曾研究过,古人同样好奇,他们也对这个问题做过长足的探索。

    2024-07-17 09:24 夏天 西瓜
    在吃方面,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祖宗的眼光!

    在吃方面,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祖宗的眼光!

    “民以食为天”,自原始农业诞生之际,我国的农作物体系就展示出“多元交汇、多元一体”的特点。有些新物种不仅在华夏大地上“站稳了脚跟”,还能“反客为主”,成为今天散落各地的地理标志产品。一起来看历史上那些关于“老祖宗严选”的趣事。

    2024-07-08 11:34 原始农业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