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老下有小,几代同堂幸福的背后,是每个家庭都无法回避的困境。孩子和老人代表着人生成长和衰老的必经阶段,教育和赡养也是中年人肩上卸不掉的两大责任。北京儿艺今年的六一原创大戏《北京童谣》,就是这样一部真正需要“阖家”观看的儿童剧——每个人都能在舞台上看到自己家里那点事儿。
一个通过对方寻找生活的意义并治愈的故事
作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北京童谣》讲述了发生在阿尔茨海默症的奶奶、小学霸、小“学渣”和“应试专家”父母之间发生的故事。小学霸刘哈佛正全力备战重要的天文竞赛,没想到身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奶奶和“学渣”妹妹的突然到访,不仅仅“打扰”了小学霸的学习,更颠覆了小学霸的精神世界,无所不晓的小学霸竟然发现了从未体验过的温暖。最终,奶奶和孙子在一系列的纠缠中各自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也成为治愈对方的那把钥匙。
打开一扇可以在生活中透口气的天窗
正如该剧导演王炳燃所言,“儿童剧的终极目的是希望孩子成人,懂得关照他人,有着丰富的同情心和同理心,这是孩子成人且精神健康的重要标志。”在剧中饰演爸爸和妈妈的演员王茂蕾和龙月对中年一代的生存状况有着很深的分析:“爸爸面对妻子时是硬撑,面对儿子时是“蛊惑”并享受着其中的价值感和存在感,只有在面对母亲的时候他才是被保护的状态。而妻子的焦躁不安,急促的生活,真正映射了当下人们活在手机里的现状。”《北京童谣》并不做是非判断,“失败也是美丽的,老去也有资格被爱”——希望这部剧不仅给孩子,更给家长和老人们打开一扇可以在生活中透口气的天窗。
拿捏有度无比有细节
作为一部家庭剧式的儿童剧,“无比有细节”的生活点滴,不仅让演员们演得过瘾,更让看过连排的观众们大呼“这就是我们家!这就是我们家人!”塑造奶奶角色的青年演员金珊已经不是第一次出演轮椅上的老人角色了,她承包了这个剧的大部分泪点:“奶奶外表乐观内心深沉的角色在我这个年龄并不好揣摩,小时候一直不理解我的奶奶为什么连我生个病都得挨她一顿呲噔,直到出演了这个角色我才觉得真正懂她了,有一场奶奶自己跟自己生气的戏,每次演到摔轮椅这个动作的时候我的内心都受到很深的冲击,而观众们也同样用泪水展示着被深深打动的样子,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表达如此深沉宽厚的爱的力量。”
而同样通过细节,承包着这个戏的“萌点笑点”的演员,是饰演“学渣”妹妹的演员陈竹。“你无法想象一个做了妈妈的演员能把学渣妹妹演得那么可爱”、“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这都是连排观众的评价。憨萌可爱层次分明,精准的分寸拿捏自然流畅,陈竹贡献了不可多得的儿童剧表演,而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天使般的“小学渣”妹妹,是观众们在看戏过后的美好愿望。
据悉,该剧将于六一儿童节期间在京演民族宫大剧院上演。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简介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是由北京市文化局和北京市财政局发起设立,旨在繁荣文艺创作、促进文化交流、培养艺术人才的公益性基金。基金的设立,是北京市文化局贯彻落实国家领导人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两次视察北京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全国文化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激发社会文化活力,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创新实践。
立足公益性、体现导向性、增强示范性,北京文化艺术基金重点围绕舞台艺术创作、文化传播交流和艺术人才培养三大领域开展资助。基金面向社会接受申报、资助过程受社会监督、资助成果由社会共享,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搭建了一个开放平等、公开透明的艺术资助体系,努力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文化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
更多申报信息及资助流程可登录北京市文化局官网或关注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微信公众号了解查询。
下图:王茂蕾饰演爸爸龙月饰演妈妈
下图:演员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