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即心即佛以色悟空:《西游记》的宗教寓意与改编(4)

2016-02-29 10:58:35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第八回里观音经过五行山,想起悟空当年“欺心搅乱蟠桃会”,“叹惜不已”。悟空当面表示“知悔”后,她“满心欢喜”地说:“你既有此心,待我

到了东土大唐国寻一个取经的人来,教他救你。”赞诗里评价:“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第八回在临近结束时又有评价:“那大圣见性明心归佛教。”

显然,第七回里重点表现了“欺心”的主题,到第八回则突出了“忏心”或“明心”的主题。从情节发展的需要来看,从“欺心罔上”过渡到“心生善念”,可以方便地衔接后面的唐僧出场和集体取经行动。

最主要的是,在小说的整体寓意框架里,悟空是“人心”的象征寓示。原著回目标题和韵文里频繁出现的“心猿”代称,即是明确的证据。在这个寓意发展框架里,“人心”始终渴望着以“长生不死”为基础的绝对自由,但一旦陷入失控和妄为的状态,则必然招致祸灾。“心猿”被压五行山下,最终悔过并接受约束,再去辅助唐僧西天取经,意味着漫长艰辛的“修心”过程的开始。

这个重要的情节转折,如果以“正义-非正义”的二元对立模式来演绎,就会变得十分单薄。“正义-非正义”的主题,在前八回里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后面的取经过程中,已经延展不出更多、更深刻的意义。西天取经,充其量只是不得已接受的招安任务。正义的英雄人物沿途消灭多少妖魔鬼怪,最终仍然还是在给“非正义”组织卖命挣业绩。

这样一个“Follow your heart and lose your mind”(不妨译为“怂到失心疯”)的主题发展,值不值得花费九十多回的精彩笔墨?

关于《西游记》的整体寓意,自世德堂本问世以来一直众说纷纭。原因之一是,它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世代积累”的产物,取材涉及不同时期的志怪小说、变文、说经话本、杂剧、宝卷和民间传闻。杜德桥(Glen Dudbridge)的《十六世纪中国小说〈西游记〉的前因考证》(The His-yu chi: A Study of Antecedents to the Sixteenth-Century Chinese Novel, Cambridge, 1970)对此有详尽论述。这些原始的文本材料,原本服务于不同的叙事修辞目标。它们被择取、修改并纳入百回本以后,未必能够实现完美的意义接驳。

近年来随着更多原始材料的发掘,以及更深入的关联文献比较研究,《西游记》的宗教寓意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集中于“修心”的寓意主题上面。

以《西游记》英文全译者余国藩先生的解释为例。他认为:小说里的“修心”概念,实际上结合了禅宗和全真派内丹理论的关键内容。根据禅宗思想和内丹术理论,可以较好地勘察原著的整体寓意:一百回的故事,无非在讲述“魔由心生”、“即心即佛”、“断魔归本”和“以色悟空”的过程。再具体说,它形象诠释了“心性修持”或“性命双修”的复杂修炼程序。

以“修心”的总体寓意框架为参照,不仅有利于理解许多文本细节,还可以发掘出更多的情节关联。例如,在第二回,悟空向菩提祖师恳请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吧。”细心的读者都会意识到,“六耳”这个词将在第五十八回“真假美猴王”的情节里再次出现。六耳猕猴不仅和悟空长相酷似,本领手段也像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这种若隐若现的文字和情节关联,可以产生很大的想象和解释空间。

第五十八回的标题里有“二心搅乱大乾坤”。在正文里,如来预知真假美猴王将至灵山,就对听经大众说:“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