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即心即佛以色悟空:《西游记》的宗教寓意与改编(5)

2016-02-29 10:58:35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二心”,是指这两个一模一样的“心猿”。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解释,这可能是“自我”分裂出的“第二自我”(alter ego),那个潜意识里想要弑师(父)独立的自我。从内丹术的角度来看,这可能只是在提醒修炼过程中“分心”导致的危险。

余国藩在注解里标明了这两回的联系,认为“六耳”很可能来自于佛教习语“法不传六耳”。李天飞则在中华书局2014版《西游记》里提供了明确的注释:“道教传秘诀有‘三口不谈,六耳不闻’的说法。元陈致虚《上阳子金丹大要》卷十三:‘道也,唯金丹之秘。六耳不可言,坐立不可谈。’”

我很有耐心地对照着86版《西游记》的第一集,逐帧检查过。原文那一句意味深长的“此处并无六耳”,已经被咔嚓了。

我再一次很有耐心地检索了1986版剧组在1998年拍的续集。在第四集《受阻狮驼岭》的前半部分,如来佛若有所思,对着表情凝重的听经大众说:“看,那边二心的打过来了。”

“那边二心的”……简直让人无语。

絮叨半天原著,只是想说:如果充分意识到《西游记》是一部关于“心”的寓意小说,再来看待当代影视作品对“西游故事”的解构重构,以及“忠于原著”这样的问题,就会多一些思考和宽容。

例如,饱受原典主义者诟病的“恶搞鼻祖”《大话西游》,在梦幻、现实和时空次序的颠倒错乱里,精彩诠释了原著“魔由心生”、“以色悟空”的寓意。不仅如此,这部电影还巧妙运用百回本的关联素材,包括元明杂剧“西游”故事的主题与人物性格。它在叙事结构上的灵感,其实来源于以梦为实、时空错置的明末小说《西游补》。

再来看它的某些创意情节。例如,紫霞钻入至尊宝的“心”,并且留下一滴眼泪。后来当至尊宝被春三十娘一剑剖心后,看到了这一滴眼泪。他的魂灵回返水帘洞,对观音说:“观音大士,我开始明白你说的话了,以前我看事物是用肉眼去看。但是在我死去的那一刹那,我开始用心去看这个世界。”这难道不正是《西游记》原著主题的生动流变和再诠释吗?这真的是在讲佛法啊。我们完全可以说,在这样的无厘头情节下,其实掩藏着比1986版电视剧远为丰富的宗教哲理寓意。这些充分体会原著精髓,并且与“西游”故事大传统有机结合、与时俱进的文艺创作,如果一味以“庸俗化”而斥之,才真正是读书少、乱发言的表现。

《西游记》原著具有相当大的阅读难度,所以它并非老少咸宜。书中大量的诗词歌赋、晦涩难懂的宗教术语,以及貌似循环重复的情节模式,并不容易理解,与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很不一致。

日本学者中野美代子认为,从理论研究角度看,“读《西游记》就等于探索人类民俗想象力和故事创造力中最根本的、最普遍的层面”。从大众文化接受的角度,它又是“不需要什么理论,任何人都可以欣赏的世界”。

正因为原著这种悖论式的文本属性,如何妥善看待影视作品对它的再诠释,也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不仅是了解文化商品的制作生产,更是研究影视创作如何满足人们围绕原著文本而不断产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伟大的经典拥有无限的阐释可能,并以此而抵抗外部力量的解构。

就像悟空一次次成功逃离斩妖台、八卦炉、沸油锅、紫金铃和五行火车阵,《西游记》也从不畏惧四百年来往复不断的阐释和解构。

这只长生不死的石猴,拥有那永恒的青春。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