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正文

什么是爱豆文化?和传统的粉丝文化有什么区别?

2017-12-22 10:04:15    凤凰文化  参与评论()人

主持人:邵燕君(北大中文系副教授)

参与者:高寒凝(北大中文系博士生)、王玉玊(北大中文系博士生)、肖映萱(北大中文系博士生)、韩思琪(北大艺术学院博士生)、林品(北大中文系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教师)

邵燕君(以下简称邵):“爱豆(idol,即偶像)文化”是近年来一种发展迅速、席卷深远的流行文化。如果将观察的视野局限在中国大陆,我们或许可以暂且把它界定为一种青少年亚文化。说暂且,是因为这个边界正在不断被打破——现在“饭(Fan)爱豆”的粉丝基本是青少年,但也有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入坑”(比如,“亲妈粉”里就有不少做了妈妈的女性)。更重要的是,很多粉丝并不认为“饭爱豆”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会被抛弃的行为。如果她/他们步入中老年后还不“脱饭”,那么,爱豆文化就可能伴随第一批粉丝的成年而成为一种成年文化(在爱豆文化的发源地日本,它已经是一种覆盖全年龄层的主流文化)。

《建军大业》剧照

此外,爱豆文化虽然是一种亚文化,但它本身就内在于资本的逻辑中,并且也很快被编织进政治动员的文化策略中。2017年以来,“小鲜肉”爱豆担纲春晚,担纲主旋律影片(如《建军大业》),与“小粉红”(网络中以“爱国”“三观正”自命的少女粉丝群体)口中“祖国才是大本命”“祖国面前无爱豆”的口号呼应,演绎成一种或可戏称为“爱豆爱国主义”的新形态。而爱豆文化本身,也确实蕴含着政治能量,如韩国民众在抗议前总统朴槿惠的示威游行中,就借用了不少饭圈活动的组织形式。另外,由于饭爱豆的粉丝大都为女性,爱豆文化在中国又生长于相对隔离的网络部落空间,因而,和“女性向”文化一样,蕴含着性别革命的力量。当然,这里的女性主义又与消费主义天然扭结在一起。

以上种种,构成了爱豆文化丰富的讨论议题。饭爱豆可不是追星那么简单的事。往浅了说,这是一种新型的流行文化形式;往深了说,人类的情感模式、生活模式、家庭结构模式等都在此发生着重要变化。

这次参加讨论的几位资深粉丝都是北大非常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她/他们的品貌才华本身是对一些刻板印象(比如粉丝都是“脑残粉”)的“打脸”。

邵:最初听到“饭(Fan)爱豆”这个说法时,我以为不过就是追星,这个我们年轻时都干过,没什么稀奇。直到有一天我听你们说到粉丝饭爱豆的三部曲——“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我才觉得,事情有点不一样了。

在讨论前,先请介绍一下你们的“粉籍”,可以用粉圈行话说,但请解释一下,免得我们听不懂。

高寒凝(以下简称高):我是中国香港唱跳歌手、演员陈伟霆的纯粉(除他之外不粉任何别的偶像)。也可以说我是一名“女皇”,“女皇”指的就是陈伟霆的粉丝。这个粉丝名来源于他早年的一首宣扬平权思想、为“剩女”群体发声的歌曲《女皇》。

王玉玊(以下简称王):我是J家饭(日本杰尼斯偶像事务所粉丝),A团团饭黄担(杰尼斯事务所旗下男子偶像团体岚ARASHI的粉丝,其中最喜欢的是成员二宫和也,因为二宫和也的应援色为黄色,所以其粉丝称为黄担)。

肖映萱(以下简称肖):我是韩国偶像团体东方神起的粉丝,用圈内话说就是红家仙后——红色是东方神起的应援色,仙后是东方神起粉丝群体的代称。

韩思琪(以下简称韩):我的偶像是内地青年男演员、歌手吴亦凡,所以,我是“梅格妮”(吴亦凡粉丝的称呼,意为“每个你”,源于吴亦凡在官方微博上对粉丝说的一句话:“我喜欢你,每个你!”)。

林品(以下简称林):我的偶像是足球明星C罗(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严格来说,C罗其实并不是新近偶像工业打造的“爱豆”,而是在更早形成的文化—体育—娱乐产业中通过个人事业成功而赢得社会声望的“偶像”/“明星”。说起“粉籍”,我除了是C罗球迷之外,还是一位资深“哈迷”,也就是《哈利波特》这个“超级IP”的爱好者。不过,我主要的粉丝行为是阅读和消费《哈利波特》系列的各种媒介载体的文本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周边产品,同时与其他“哈迷同好”参与官方(出版社,电影发行方)组织的粉丝活动,开展各式各样的同人活动,并且在“哈迷圈”中交流交友。这些粉丝行为与爱豆文化中的粉丝行为虽然有着相通之处,但是如果仔细分辨的话,我感觉还是不尽相同。

邵:一让你们说圈内话,就差点被你们的黑话砸死。不过,这正说明了,爱豆粉丝文化已经形成了多么复杂繁茂的生态。

爱豆文化的核心心理机制

邵:你们五位的爱豆可谓来自五湖四海:日本、韩国、香港、大陆。欧美。不过,正像林品所说,他的爱豆的打造方式以及他饭爱豆的方式都相对传统,比较符合西方粉丝文化研究范畴,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方式。而近年来对中国青年产生巨大影响的则是日韩爱豆机制,它和欧美的偶像工业有什么不同吗?

高:爱豆文化相对来说还是在东亚比较发达。欧美不像日韩的流行工业体系那样,将爱豆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明确地与专业歌手、演员区分开来。也就是说,你可以不是一个好演员,不是一个好歌手,但可以是一个好爱豆。

邵:为什么一个人不是好演员,不是一个好歌手,但可以是一个好爱豆?这正是我们这些“大人们”不理解的地方。

高:这也确实是饭爱豆和以往粉丝追星的不同。传统粉丝文化的核心心理机制,基本是“自我投射、自恋”与“亲密关系、性关系想象”这两重心理机制的混合。前者爱豆文化也有,即将爱豆的成功视作自己的成功从而获得满足感(可以称之为“事业粉”),常见于林品这样的球迷粉丝群体。但是,后者,亦即满足粉丝对于亲密关系和性关系的想象,更是偶像产业的基本功能。

以往的明星甚至文化名人,也都或多或少地扮演着“大众情人”的角色,但他们大都是被动的,爱豆们却是主动承担这一身份,并将其职业化。在偶像产业内部,存在着一套完善的fan service(粉丝福利)体系,如用手指比心形,在粉丝见面会时主动向粉丝表白、说情话等等。娴熟运用这一套话语体系,正是爱豆的基本职业素养(专业的歌手、演员倘若不具备这种素养,一般不会被指责为不专业,爱豆则不然),这一切都被用以固化粉丝心中“我正在和我的爱豆恋爱”的想象(一般称之为“女友粉”)。当然这里的亲密关系并不只局限于恋爱关系,母子、母女式的养成关系也常见于爱豆和粉丝之间(一般称之为“亲妈粉”)。

一句话,爱豆更在意的是与粉丝建立想象性的亲密关系。

爱豆是怎样养成的?

邵:我知道粉丝分为各种“粉”,都是怎么划分的?

高:比较主流的类别有我之前提到的“亲妈粉”“女友粉”等等,甚至还有男偶像的“男友粉”。“女友粉”之前解释得比较充分了。“亲妈粉”就是把爱豆当做自己的孩子,有守望他成长、养成的快感。比如,TFBOYS的粉丝中就有一部分是“亲妈粉”。

TFBOYS

肖:团体的话还有“唯粉”(只饭团体里的一个爱豆)“团粉”(饭全团的爱豆)“CP粉”(饭有CP,即配对关系的爱豆)之分。

邵:不同的“亲妈粉”会不会支持不同的人,会不会进行比拼?

高:当然会,举一个生日应援的例子。TFBOYS(中国青少年偶像团体,由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三人组合,2013年8月出道)王俊凯过生日的时候,粉丝在重庆地铁3号线车厢上、美国时代广场和冰岛等地投放了生日应援广告;王源过生日的时候,粉丝包下10架飞机,布置成王源生日主题,并在鸟巢投放广告;易烊千玺的粉丝则为他购买了游轮、私人订制热气球和英国的一处庄园。

邵:当年,在《超级女声》播放的时候,那时候的粉丝有没有“亲妈粉”这种称呼?

高:李宇春的粉丝最初可能还是“自我投射”类的比较多,因为她平民偶像的成长经历很能令年轻女孩代入。当然也有部分李宇春粉丝对她抱有某种亲密关系或者是情欲的想象。这些在杨玲老师的专著《转型时代的娱乐狂欢——超女粉丝与大众文化消费》里都有谈到。

事实上,在粉丝圈内部,具体到某个粉丝个体身上,这两种心理机制是不能严格区分开来的,它可能以不同比例掺杂在一起。比如,王俊凯刚刚考上了北电,这当然是很优秀的。在粉丝心目中,可能一方面存在自我投射,即王俊凯考上北电就仿佛是自己考上北电,但也必然有“亲妈粉”会抱着自己亲生儿子考上了北电一般的骄傲之情。

TFBOYS算是非常标准的“养成系”爱豆,粉丝很容易对他们产生守望成长的认同感。在这个过程中,粉丝当然也为爱豆付出了很多。他们为自己的粉丝行为付费,购买他们代言的产品、杂志,支持他们的影视作品。并且在网络上制造讨论热度,在新媒体时代,这些热度和流量是真正的真金白银。

从贴吧时代到微博时代

邵:2005年超女的时候好像就是这样啊,那时的真金白银是一条条短信投票。

韩:是的,我觉得这里除了表达对自己爱豆的支持,还有一个更隐蔽的原因是为自己理想的人生状态投票,对爱豆的投票是对自己或许未能达成的“理想”的支持态度。这种心态尤其适用于平民偶像,聚众之力成就一人,偶像既被看做是这一群人的代表,也是粉丝们加在自身上的一个名片式标签。

邵:是否可以说“超女模式”基本上奠定了此后中国内地粉丝圈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

高:可以。虽然说在超女之后还是老一套,但也有一个不可不提的变化,就是2014年大数据分析正式在国内的影视圈、娱乐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005超级女声总决赛

关键词:爱豆追星粉丝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